中國汽車市場4月產銷暴跌 陸媒提「三步走」救市
(中央社台北18日電)中國汽車市場4月產銷量暴跌。為了救市,陸媒提出,中國汽車產業需要「三步走」,包含物流要暢通、鬆綁限購政策與終端市場發放消費補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11日公布4月中國汽車產銷情況資料。4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1%和47.6%,為近10年來同月新低。
陸媒經濟觀察報指出,中國汽車產業要駛離「暗黑4月」,需要進行「三步走」。
第一步是生產企業盼物流要暢通。報導指出,中小企業在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占比逾90%,受疫情、國際大環境等影響,中國汽車產業遇到原材料供應不足、價格上漲、企業停工停產,與交通物流不暢等問題。
中汽協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受疫情影響,部分汽車中小企業出現開工不足、無法周轉帶來資金鏈斷裂風險,以及生存發展問題。
上汽集團旗下零部件企業延鋒智慧安全總經理張孝兵表示,各地物流因疫情防控處置嚴格,司機在路上的時間也比以往長,物流運費近期大幅上漲。比如,某線路此前運費為每趟人民幣2000至3000元(約新台幣8800至13200元),但現在最貴已漲到1萬多元。
第二步為鬆綁限購政策。報導指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指出,限購措施很多具有臨時性與階段性,經過多年發展已出現許多問題需要思考。
他說,一、二線城市限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汽車消費,地方政府應當根據地方發展情況,調節汽車消費。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新能源車是消費核心增量。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要充分挖掘小城市、縣鄉市場消費潛力。
第三步為終端市場發放消費補貼。報導說,透過終端流通環節提供補貼,以促進汽車消費,已成中國部分地方政府的選擇。
比如,4月底天津市西青區、津南區啟動汽車消費券發放活動;5月時廣州市宣布為市內購車客戶發放價值1000元的消費券等。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付炳鋒指出,與汽車生產供給相比,終端需求走弱較難恢復,迫切需要政府頒布終端消費的刺激政策。(編輯:呂佳蓉/唐佩君)1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