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李澄欣
2022-05-02T05:27:25.333Z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The Whole World a Bauhaus)台灣站展期至2022年7月17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包豪斯(Bauhaus,台譯包浩斯)藝術學校,歷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僅存在短短14年,但其「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美學主張影響至今。

由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ifa)策劃的展覽「整個世界就是包豪斯」(The Whole World a Bauhaus),由策展人、德國藝術史學家波瑞斯.符利德瓦(Boris Friedewald)分成八個篇章,去敘述包豪斯的工藝哲學與教學理念。

本展在2019年包豪斯百週年開始世界巡迴,先後到了阿根廷、墨西哥、美國、烏拉圭、德國與波蘭。亞洲首站選了台灣,2022年4月30日起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展出500多件珍貴的包豪斯展品,包括經典的扶手椅、檯燈、咖啡壺、地毯等作品。

台灣站展覽的籌備階段正值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期間,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館務員謝靜怡透露,展品原定於3月22日送達,但上海封城導致全球物流鏈大亂,船程延期了三次,4月初才送抵台灣,時間非常倉促。

她又指,德國技師原計劃親自赴台統籌組裝,但因為他定居俄羅斯,俄烏戰爭戰爭爆發後不便離境,展場佈置改為他用視訊形式遙距指導、台灣工作人員自行組裝,最終在10天內完成佈置。

台灣站展出500多件珍貴的包豪斯展品

打破藝術與工匠的分野

建築師格洛皮烏斯(Walter Gropius,台譯葛羅培斯)1919年於德國威瑪創立包豪斯,名字由德文「bau」和「haus」構成,組合在一起是「建造房子」的意思。

格洛皮烏斯在《包豪斯宣言》呼籲:「建築師、雕塑家、畫家,我們都要回歸工藝!」他意圖打破藝術家和工匠藩籬,以工作坊的形式教學,師生之間互稱「師傅」、「技工」、「學徒」。

包豪斯學院非常強調實用性,致力研究適合於工業量產的原型和標準,很多設計出的家具、牆紙、廚具都公開販賣,學生可藉此賺取一部分生活費。

格洛皮烏斯這樣理解設計:「事物由其本質所決定。為了設計出它的真正的功能性——一個容器、一張椅子,或是一棟房子——首先要區研究它的本質,它必須要完美地符合其用途,也就是要實用而且具有功能、耐用、價廉而『物美』。」

但同一時間,他沒有忽略藝術基礎,規定學員上工作坊之前必須完成先修班課程,了解藝術的基本邏輯,比如三原色、幾何等。格洛皮烏斯強調:「先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然後才是——盡可能晚一點——專業化。」

一戰後求變

本展覽描寫了當時包豪斯的年輕人,如何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求新、求變,並在學院的鼓勵下挑戰傳統,嘗試各種大膽的實驗,比如未婚同居、剃頭茹素,又或者字母一律小寫(德文所有名詞的起首字母須用大寫)。

除此之外,格洛皮烏斯從創校開始就宣告「性別平等」,不分年齡和性別收生。儘管他後來逐漸壓低女生比例,又安排女性上紡織、製陶等「女性學科」,但在那個年代,讓男女師生一起上學、參與社群活動也算劃時代。

包豪斯歷經兩度遷校,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力下被迫解散,師生們紛紛流向世界各地的大學任教,將包豪斯理念與教法帶進了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是次展覽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該建築是由知名台灣雕塑家楊英風設計,外型潔白俐落,為台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經典之一,恰好體現包豪斯理念——理性、簡潔與實用。

台灣站展期至2022年7月17日,巡迴展下一站將轉到古巴哈瓦那。

相关图集:有关包豪斯的8大误会

包豪斯是白的:色彩是包豪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元素。1926年在德绍(Dessau)开张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外墙涂以灰、白、红色。可惜,在老旧的黑白照片上,朱门、灰立面、房内漆成蓝色或黄色的墙无法看出。色彩旨在突出建筑本身的设计感并有助于分辨。
包豪斯只重功能:有道理,但并非总这样。殊不知,瓦根费尔德(Wilhelm Wagenfeld)1924年设计的这个包豪斯风格偶像最初颇遭人诟病。因为受不了高热,那半圆型灯罩居然破裂,整个灯不得不重新设计。此外,人们后来知道,瓦根费尔德并非一人,而是与尤克尔(Carl-Jacob Jucker)共同设计的。
包豪斯是直角:直线和直角是包豪斯的标志。只能说,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包豪斯设计并不排除圆弧。受一家啤酒厂委托,建筑师菲格尔(Carl Fieger)于1929—1930年在易北河畔的德绍—罗斯劳(Roßlau)盖起这间名为 “谷仓”(Kornhaus)的游客餐厅。
包豪斯是建材市场:在德国,包豪斯之名老幼皆知。业余工匠们大都喜欢逛逛这个同名的连锁建材市场。从北方的基尔(Kiel)到南边的上阿莫尔高(Oberammergau),稍大点儿的城市里都有其分支。当年,有关人士未能及时替德绍设计学院申请保护“包豪斯”冠名权,遂致1960年一名海德堡(Heidelberg)木匠被允许使用“包豪斯”之大名,并借以办起红火生意。
包豪斯可以喝:并非标签上有包豪斯之名,内中便就有包豪斯之涵。德国一家连锁廉价超市推销的包豪斯皮诺(Bauhaus-Burgunder)葡萄酒便属这种情况。据称,此酒绝佳。毕竟,酒农得以使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对其质量深信不疑,从而,他得以使用包豪斯12色圈装饰该酒标签。
包豪斯面向大众:包豪斯人设想,她是一种新人类建筑风格,置于其中心的乃是历史上最被忽视的社会成员:工人。他们搬进那白色的匣子里,感觉很不舒服;他们在窗户上挂起帘子,却遭人白眼;或者,他们在墙上挂画,好让生活环境舒适些。这一点也教盖房人好生失望。
在包豪斯建筑里生活惬意:窄门、低空间、薄墙。谁要是带着全家住在一个包豪斯住宅里,实在要有睡觉的本事。这种建筑很不隔音;孩子们绝不会愿意长时间龟缩在子女房间里,而是宁愿在狭窄的楼梯间窜上跑下。在一个包豪斯建筑里生活,理论上要比实际上容易得多。
包豪斯是男人的世界:1919年,包豪斯在魏玛开招时,女性群起竞争,注册女生多于男生。这可是破天荒现象。在那之前,妇女不可能上艺术院校,除非她们获得丈夫的许可。阿尔贝斯(Anni Albers)是其中的一个,1922年就学。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