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8T14:19:38.816Z

(德国之声中文网)高盛一个分析团队在周三(5月1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今年中国经济GDP增长的预估从原来的4.5%降至4%,原因是今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害。并认为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低于这一预期的可能更大。

 "即便是这个较低的增长预测也是基于下列前提:即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景气立即回升,政府接下来几个月通过基础设施支出提供大规模的政策支持",该报告写道。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受到各地防疫封控措施的影响,今年4月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经营活动明显下跌。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官方为2022年制定的经济增长5.5%的目标看来越来越难以实现。

在当局严厉的"清零"政策之下,中国数十个城市的上亿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限制。企业停工,民众被禁足,供应链严重受阻。从移动电话到电动汽车的生产,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回升受到冲击。

高盛的报告还预计,中国在2023年第二季度之前,不会重新开放社会生活,而且这一过程将在可控条件下逐步展开。

2023年第二季度前社会生活不会开放?

当局急于提振经济

从中国官方近日的一些举措公布和表态,被视为政府将放宽市场管控,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信号。

中国央行15日宣布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此举被认为旨在重振房地产市场,支撑正在降温的经济。中国官方承认经济目前正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而中国政府约束房地产业杠杆的行动已导致该市场长期低迷。

此外,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罕见地公开对数字平台公司表达支持。刘鹤本周二(5月17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表示,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开放促竞争,以竞争促创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8日也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同样表示"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

《华尔街日报》分析,中国官员此番言论暗示,为了应对经济放缓,中国政府可能准备放松对科技巨头的监管。过去一年多里,中国政府对科技业进行了严厉的监管整顿,引起市场震荡,导致中国的科技公司市值蒸发了数百亿美元。

相关图集:“全域靜態管理”的上海和瑟瑟發抖的北京

不准出入 :上海的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封控了一月有餘,居民小區的門口往往由防疫志願人員持續把守。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比如運送食品等基本物資、居民需要出門接受核酸檢測、有人突發急症時,沉重的鐵門才會開啓。
居家禁足:根據當前的規定,只有在整棟居民樓數十戶乃至上百戶連續14天未出現陽性病例的情況下,居民才被允許下樓在小區内自由活動。只有在整個街道片區連續14天未出現感染病例的情況下,民衆才被允許在劃定為“防範區”的街區内活動。但是這樣的片區目前並不占多數。
筋疲力竭 :衛生部門的職員、各級醫院的醫護、防疫部門的專家、居民小區的志願者都在綿延數周的“全域靜態管理”中疲憊不堪,許多人爲了免去穿脫防護服的麻煩,甚至連續六七個小時不上厠所。圖爲黃浦區的一組衛生部門職員準備噴灑消毒劑。
擁擠不堪 :上海每天都新增上萬乃至超過兩萬起病例,當局修建“方艙醫院”臨時隔離點的速度明顯跟不上疫情發展勢頭,不斷有親歷者抱怨倉促趕工的方艙醫院居住條件惡劣的消息。隔離點醫護人員緊缺也是一大難題,甚至曾傳出“活蹦亂跳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場搶救筋疲力竭暈倒的護士”的影片。
牽連全球 :上海疫情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這座城市本身。由於物流受阻,上海港的貨物轉運出現了嚴重積壓,周轉速度明顯降低。卡車司機難以往返内陸和上海之間,積壓的貨物更是導致了大量國際貨輪無法靠港,只能在東海上徘徊。
北京搶購 :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后,最為民衆所詬病的一點就是食品等基本民生物資供應緊張。許多人指責政府前期決策不透明,在封城前一天還在承諾“上海不會封城”。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剛剛出現幾十人規模的小型奧密克戎疫情,就引發了民衆的搶購囤貨潮。
首都封城? :由於北京的疫情“已經隱匿傳播了一個星期”,防疫當局已經封控了朝陽等城區,以便對民衆進行核酸篩查。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評論稱,北京絕不能走到“全域靜態管理”那一步。不過,官員們並沒有承諾首都絕不封城。

(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