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华
2022-05-29T07:09:22.449Z
政治学者张俊华估计,拜登与习近平之间的峰会将在20大前发生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美东时间星期四(5月26日)受亚洲协会之邀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有关中国政策的重要演说,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政策。这在目前全球都在关注乌克兰战争期间,并非寻常。

不寻常的时间点

不寻常的首先是其演讲的时间点。这次演讲,是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的乌克兰战争正打得极为激烈的情况下进行的。 首先,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以及美国帮助乌克兰反击,这已占据了美国太多的精力。而美国成功地阻止了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上支持,这无疑获得了一个对乌克兰今后取胜的重要条件。所以美国必须在俄罗斯结束战争之前,至少保持这个状态。而要保持这种状态,又必须转过来处理好跟中国的关系,也就是应对中国的挑战。所以,布林肯说,为了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美国将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但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开启“新冷战”。

这个时间点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中方。 中国的习近平因为自己政策设计和实行的错误,经济和外交的发展并不顺利,使得党内对其压力迅速增大,所以他也急迫地期待着至少跟美国的关系有所缓和。  

5月10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首尔出席新任总统尹锡悦就职仪式。一般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派遣一位如此高级别官员出席,表明他重视与韩国的关系。但熟悉内情的人士则告知日本媒体,在这次短暂访问中,王岐山向美国代表团发出了一个信号,表明北京已经准备好跟美方进行对话。通过跟美国代表团的接触,王岐山想试探在不久的将来是否有可能进行某种美中高级别官员的会面。顺便提一下,这次美国赴韩由副总统贺锦丽的丈夫道格拉斯·艾姆霍夫(Douglas Emhoff)率领。这是一个难得的时机。首尔的节日气氛和城市的喧嚣使王岐山可以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传送其信息。”当然,主席特别代表这一罕见头衔也给了王岐山特别的施展才能的可能,也意味着王充当着一个中共最高外交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无法胜任的角色。

美国的中国战略几个特点

布林肯说,拜登认为接下来的十年是“决定性”的,为了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策略是“投资、联合、竞争”。换言之,跟中国打交道并非一二年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采取的手段也不同。既要有投资的方面,即满足资本在中国的需求,又要联合中国,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而目前在对俄政策上,也勉强算是一种被动的联合吧。至于竞争,那是由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和技术的实力决定了今后十年竞争多少能见分晓了。  当然,拜登这种设计都是基于他将能连任的基础上的。 但愿他的计划能实现。

布林肯在他的讲话,显然对中国同时实际上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定位。尽管美国将俄罗斯视为对国际稳定构成最紧急和最直接的威胁,但布林肯说,美国政府认为中国(中共)构成更严峻的长期挑战。一方面,布林肯坦承美国政府对于改变北京行为的能力有限。布林肯说:“我们无意制造冲突或发起新冷战,反而要努力避免,我们也无意阻止中国崛起”。另一方面, 承认北京迄今为止已经获得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是唯一拥有重塑国际秩序能力的国家,包括在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层面;但北京的愿景将使全球脱离过去75年促进世界和平繁荣的普世价值。简言之,在可预见的未来,美中两国必须打交道。美中关係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複杂、最重大的国际关係之一”。布林肯在无情批评中共尤其是习近平的同时,也对中国在全球的作用作了一定正面的肯定:“中国是全球经济以及我们解决从气候危机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挑战的能力的不可缺失一部分。简单地说,美国和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要不得不应对彼此。” 相比之下,俄罗斯尽管军事上似乎很疯狂,但俄罗斯实在不是一个具有中国式实力的国家。所以美国跟俄罗斯的关系和矛盾,大多是单层次的,而不像中美那样多层次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四(5月26日)发表了有关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演说中,称美国并不寻求将中国从全球经济中分割出去,但希望北京遵守国际规则

向中方摆明底线,也是这次布林肯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在当前乌克兰战争期间,如果开辟多条战线,尤其是跟中国直接冲突,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布林肯这次演说一方面显示他的适当的温和、力争避免冲突意愿,但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跟中共再次强调了底线。

除了在人权问题上、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底线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底线就是台湾问题。布林肯一方面对对台领导人的发出了信号,但同时也强调了对中国大陆的信号。虽然拜登在本月23日在日本抛出“武力护台说”后,隔天澄清不代表美国的“一中政策”有任何改变。但这里,已经有展示美国政府试图在模糊中时而显示一定的清晰和弹性的意图。而这意图并非是想对中国直接的挑战,至少不是近几年的挑战,而是想暂时镇住习近平,以致于他不要像普京那样感情动事。自2020年初以来美军已经实施了30次穿越台湾海峡的行动。这就是维护美国底线的一个重要表现:即美国保留自己可能参与保护台湾的权力。当然,为了尽量地避免冲突, 布林肯这次演说中再次强调,美国的“一中政策”并未改变,依旧建立在台湾关係法、美中三公报和六项保证,不支持台独,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布林肯演说中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有区分地把中国、中共和习近平分开来。他说,北京非但没有利用其实力强化和振兴这些能够令中国成功的国际法、协议、原则和机构,以便其他国家也能够受益,反而做出损害行为。在习近平主席治理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变得更加专制,在国外更加具有进攻性。” 是有分化的意图。 这基本上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即把中国人民和中共分开。而布林肯显然比特朗普政府做得更进一步,即明确地点名道姓地把习近平的问题放在公众面前,为的是突出习近平犯的错误。 这显然隐含着不希望习在今年20大的继续连任的意愿,或者说,希望习本人在20大之前能有所收敛。 

中国的反应 

中国官方对布林肯的讲话的有些反应是属于做表面文章的。 譬如说,中国官方力争回避竞争一词,认为并不存在中国跟美国的竞争 – 这当然不是在说实话。 中方的理由是任何竞争都不明智。况且,即便是竞争,中共认为,美国跟中国的竞争的条件并不公平。而中方自己也承认,在竞争中,其规则各自理解都不一样。 

实际上,美国认可与中国的竞争,客观上是抬举了中国。而习近平的“东升西降”理论本身就是竞争的表现。 但中国官方在这时却表非要现出一种“东亚人的特色”, 即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表面却一口否定。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26日撰文称,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与台海和平稳定的基石,但这一基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并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26日撰文,一方面否定竞争,另一方面一味强调共赢或者双赢。看来他还是逃脱不了这些老一套说词。 而实际上,金灿荣不早就把中国提倡的共赢作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即中国要赢两遍。

尽管习近平在清零政策中给世界经济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但中共依然深信依然掌握着资本这张牌。 靠着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中方知道美国对付中国手段的有限。 就如胡锡进在布林肯演讲后所说的: “美国打压中国的力量和工具没有他们想的多,美国有与中国脱钩的发狠狂想,但又受不了那样做给美国造成的自伤,因此在具体制华措施上不断犹豫、摇摆。” 而中共认为比较得心的秘密,就是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制造业能力。 而全球资本追求的逻辑跟美国政府的思路并非一致,有时甚至是相反。所以,中共将继续采取一切措施吸引资本,用资本影响西方的特别是美国政府。 

但中共也知道,毕竟美国官方对关键技术的管控程度相当高,而中国没有这个就无法迅猛发展。所以中共始终在美国各界寻找突破。这也就是中秦刚在布林肯演讲后强调的,让美国先求恢复特朗普政府贸易战前的状态。 中方希望用此方式,以后再巧妙地寻求突破,从而获取技术。当然,秦刚并不明言后者。 而通用的官方套语就是,论战和脱钩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20大之前的拜登-习近平峰会

应该说,美国和中国目前都有相当的难处,习近平的难处则更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外交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布林肯表示,由于这些及更多的原因,世界处于紧张的时刻。而在这些紧张时刻,外交极为关键。“我们才能表明我们深重的关切,更加理解彼此的看法,对彼此的用意没有疑惑。我们随时准备在一系列全面议题上加强与北京的直接沟通。我们希望能做到。”

但是,外交必须是你我互惠的。而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显然是提高了底线: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强化了中方对台的军事干扰。当然,这并不是说,习不会通过减少进入台湾防空区的军机来创造外交缓和的条件。笔者估计,这在20大之前肯定会发生。

事实上,北京在布林肯演说之前已发出下面的信号:如果拜登政府能够避免在台湾问题上走得更远 ,中共将能够在乌克兰局势和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这无疑对拜登政府也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姿态。可以想见,照此思路下去,双方将会利用这次乌克兰战争而出现一个缓和期。而这缓和期的顶点就是拜登-习近平峰会,而这峰会,按照习的意愿,就必须在20大召开前进行。当然,如果此峰会能召开,那么给了习近平一个很大的面子。同时,至少对台湾和美国都是一个安慰,即中方将不会在拜登访问期间和一段时间以后,采取任何意外的军事冒险行动。本月10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飞往韩国的空军一号上突然无预兆地说:“如果在未来几周,拜登总统和习主席再次交谈,我不会感到惊讶。” 这更是说明了此峰会的极大的可能性。

情景设计

显然,习对自己近几年在外交、经济方面打压私企、新冠疫情中清零政策等错误至少是有所知觉。前不久,瑞银集团将其全年GDP增长预测下调至3%,理由是北京严格的清零政策带来的风险。而且,这次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习的思维不得不有所改变,他的方向盘也在作适当的调整。因为战争逼着他重新认识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这些无疑都是给习近平发出了信号,即他的20大第三任的过渡危机重重。 乌克兰战争的最终结果又将促使习对美至少在最近一段时期更温和。所以,他最近派王岐山去韩国,同时,放松了对经济掌控的大权,让李克强去补救现在经济的伤口,这是他在20大之前的一个新的动作。 如果习-拜峰会能在20大之前召开,那至少他在党内能展示,他领导的中国不至于像普京那样孤独。而拜登-习近平峰会肯定会大大增加他顺利渡过20大并实现他的个人继任的计划的可能性。对整个世界局势来说,也将暂时产生积极的发展。而这种积极的发展,更容易使得普京更加显得孤独,所以,后者可能就此要更疯狂、发出更大的喧闹声,让全世界关注他。 

然而,后一种情景并不是不可能出现,即习近平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不顾一切地坚守清零政策,同时,军方鼓动他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干扰。而他则顺从了军方的意志。以致于美国对习近平不满意,无法使峰会如愿进行。 而害怕失去连任第三届的习近平,则更强化他的独裁统治。 从而使得中美关系再次高度紧张。 但笔者以为,后一种情景的可能性比较小。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 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