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控令许多中产人士萌生移民想法

周五,在上海浦东,居民们排队等待新冠检测。

图片来源:LIU JIN/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两年多的边境限制和上海的长时间封控促使一些中国公民考虑移民,而之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未有过这种想法。

当前中国重申坚持严格的新冠动态清零政策,与全球其他地方的防疫政策渐行渐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最繁华城市上海的许多中、上阶层人士萌生了移民的想法。

一位上海居民已经快要拿到当地户口,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然而已经持续逾六周的全市封控让她动摇,开始寻找出路。眼下她正筹划移民美国,她的雇主就在美国。

另一位26岁上海居民Chester Yu的移民计划2020年初开始成形。当时新冠疫情刚刚开始在中国扩散,他那时正在老家安徽探亲,当地政府封锁了他父母所住的小区长达三个月时间。

Yu当时正在上海一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回忆说,感觉像在坐牢,当时可以感觉到中国将走向何方。

周五,在上海静安区,工人们从一辆卡车上卸下箱子。

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上周五,一位居民在静安区的一个检查点从配送员那里领取食物。

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那次解封后,Yu申请了护照。去年,他向一家移民机构支付了约合440美元的费用,帮助他申请日本的一所语言学校。去年10月他获得了日本居留证。

现在他一边被封控在上海的公寓里,一边完成硕士学位。Yu说,在目睹了上海各地的苦难之后,他感到麻木了。在上海,人们被强行转运到隔离点,被所居住小区拒之门外的外来务工人员被迫露宿街头。Yu正在等待封控解除,这样他就能去日本领事馆申请签证,然后在今年夏天毕业后出国。

最近几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了十几位中国公民。随着上海的封控持续,中央政府领导人加倍致力于“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这些受访者正在考虑或加快出国计划。

移民律师和中介说,过去一个月咨询量激增。在Telegram等加密平台以及中国广泛使用的微信上,以移民为主题的聊天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驻纽约的移民律师Ying Cao说,过去两个月内,来自中国高净值个人和中产阶层专业人士的咨询量达到上年同期的10倍。

Cao说,他们感觉就像回到了1949年。她指的是1949年时,随着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对大陆的控制,200多万中国人去了台湾和香港。她说,他们都有一种恐惧感和离开的紧迫感。

B5868D2E-FF4D-4FE5-8E19-640669289C7C WSJ S Chinese

在微信上对“移民”的搜索次数从3月份开始增加,当时正值上海为应对感染人数激增而收紧抗疫限制措施。

根据微信的公开数据,3月15日,中国用户搜索或分享涉及移民的内容为1,600万次。一个月后,即4月15日,这类搜索和分享多达7,200万次。最近几周,汉字“润”(汉语拼音run是英语“跑”的意思)成为一个很多人都在玩的梗。

随着对移民的搜索激增,这个词本身似乎也变得敏感。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Baidu Inc.)和微博(Weibo Corp.)运营的分析工具不再提供关于该词搜索兴趣的数据。百度不予置评。微博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虽然移民的愿望被认为主要限于年轻、富有的城市居民,但他们日益增强的疏离感反映出,国内对政府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这一政策寻求通过严格限制人员流动来遏制病毒暴发,即使面对小规模疫情也不例外。

上海市官方上周五通报,上周四全天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合计2,096例,占全国新病例的大多数。尽管自3月下旬以来新增病例数已大幅减少,但上海市政府近日加强了限制措施,决心要完全消除这种病毒。

一些外卖员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到家中。图为上周四,一名外卖员在上海街头洗头。

图片来源:ALY SONG/REUTERS

在上海的封控中,围栏被用于封锁一些区域。

图片来源:ALY SONG/REUTERS

即使对那些有经济实力移民的人来说,这个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已收紧边境管制,加强了防止资本外流的措施。据一位驻美国的移民律师和一位驻澳大利亚的移民中介称,与移民有关的公证受到更多限制,特别是试图通过投资移民项目移民者的资产公证。

考虑移民的人面临不少障碍,首先就是获得护照。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去年8月限制了护照的发放和换发,仅限那些能够提供文件证明是为了上学、工作或商业目的而出境的公民,理由是需要尽量减少旅行者将病毒带回国的风险。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计签发了33.5万本护照,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签发量的2%。

本周,中国移民管理部门表示,将更严格地监管出境证件的审批签发,从严限制其所称的“非必要出境活动”。

一位39岁的中国科技行业高管2020年搬到了上海,生活颇为优裕,他买了一套公寓,将儿子送到一所国际学校。他原本打算后半辈子就在上海生活。

然而形势在今年4月发生了变化,当时上海实行了全城封控,他被限制在公寓内足不出户,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很难买到。他称,怎么能生活在连基本生活必需品都无法保证的地方?此外,针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整顿也让他产生了移民的想法。

六周后,鉴于上海的封控看不到尽头,这位高管和家人决定移民新加坡。他为儿子向一所新加坡私立学校提交了入学申请,以便能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是他儿子过期护照换发的必要前提条件。

即使那些已决定走的人,离开一座被严格封控城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障碍。一位上海居民为自己和丈夫买了飞往美国的机票,并找了一位愿以六倍于正常价格的车费把他们送到机场的司机,还向上海市政府签署了一份保证短期内不会返回上海的书面承诺,这种要求反映出政府对海外归国人员可能把新冠病毒带回中国的担忧。

在这位上海居民和丈夫乘车前往机场的过程中,警察两次对他们的文件进行了检查,并要求他们做了新冠检测,之后他们飞到了旧金山。这对夫妇是一家上海科技初创公司的商业合作伙伴,现在住在旧金山。

中产阶层专业人士特别清楚移民过程中令人痛苦的巨大牺牲,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人群。

在上海以西60英里(约合97公里)的苏州,一位姓Wang的工厂经理说,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他认为日益专制的社会中长大。但若移民到加拿大,他一家四口就见不到自己年迈的父母,这令他大伤脑筋。

42岁的Wang说,这很难抉择。

前述准备移居新加坡的科技行业高管对永久离开中国犹豫不决。他说担心自己无法适应一个新的社会,但表示他儿子应该没问题。

在上海,一位居民透过一个被封锁的住宅区挡板查看外界。

图片来源:ALY SONG/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