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困境加重,疫情防控影响显现

上海的封控重创了中国经济。

图片来源:CHEN SI/ASSOCIATED PRESS

上个月,中国经济进一步陷入由新冠疫情引发的低迷,令人质疑中国政府计划推出的刺激措施是否能够防止经济持久下滑。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报告称,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增加值下降,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急剧放缓。中国政府近来希望能凭借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今年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总体失业率飙升至6.1%的两年高点,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实施的两年多来最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造成的破坏。

如果防控最终解除,经济活动可能会回升,但中国追求“动态清零”所造成的损害正在经济领域产生连锁反应,并且久久难消。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决策者是否能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来减轻所受冲击。

自新冠疫情首次暴发以来,中国的刺激措施主要集中在供应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政府不愿意向家庭提供直接支持,且继续实施新冠防控措施,这削弱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能力。

基础设施支出是中国决策者青睐的另一个工具,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近几周一直在推动使用这一工具。但经济学家、耶鲁大学讲师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基础设施支出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奏效,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目前的债务水平。

曾担任过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的罗奇说:“(中国)正面临着一些非同寻常的阻碍,我认为中国领导层没有对此做出有效的应对。”

根据周一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中受冲击最大的领域是消费者支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不仅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也是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Shanghai Automobile Sales Association)周一表示,上海全城封控意味着4月没有卖出一辆汽车。

图为北京正购买蔬菜的顾客。最近几周对封锁的担忧引发了恐慌性抢购。

图片来源:LI XIN/ZUMA PRESS

中国的制造业也受到防疫限制举措的影响,工厂很难让工人们照常到岗工作,再加上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走软,削弱了产出并扰乱了供应链。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而3月份为增长5%。汽车行业的产量大跌了43.5%,因为疫情席卷了位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和吉林省东北部的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尽管特斯拉(Tesla Inc., TSLA)等汽车制造商采取让工人住在园区的举措来尽力维持生产运营,也无法抵消封控影响。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该公司在全球规模最大的。

1-4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1-3月的9.3%放缓至6.8%。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

4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第二个月超过5.5%这一官方目标,攀升至6.1%,为2020年2月触及6.2%以来的最高水平。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升至18.2%,是自疫情暴发前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统计局官员付凌晖周一表示,经济面临的挑战“超出了预期”,尽管他乐观地表示,这些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

周一,花旗集团(Citigroup)将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预期从4.7%下调至1.7%,将全年增长预期从5.1%下调至4.2%。

随着增长前景恶化,一些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和学者上周六在北京一个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呼吁,应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回应。

根据一份官方文字记录,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前央行顾问黄益平表示,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要不计一切代价、加大力度,采取稳定经济的措施。

投行澳新银行(ANZ)的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中国经济面临两个挑战: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日益缩小,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断恶化。他说,考虑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更高,像2020年武汉封城后的那种经济快速反弹的情形几乎不可能出现。

尽管中国互联网上的内容往往会受到严格审查,但仍有视频显示,长时间的疫情封控在上海引发的绝望和愤怒逐渐蔓延,官员一边试图解决食物短缺等问题,一边加大力度执行该国严格的防疫政策。而居民们各种罕见的不服从行为促使政府指责“境外势力破坏上海防疫”。封面图片制作:Emily Siu WSJ S Chinese

经济形势恶化并不足以促使中国央行像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在周一下调贷款利率。尽管消费者通胀不高,但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加息引发了资本流出中国的担忧,中国央行的货币宽松空间有限。

不过中国央行周日确实发布通知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以支撑疲弱的房地产行业。但由政府整顿导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已经持续一年,许多经济学家对于央行此举能否扭转低迷态势持怀疑态度。

周一公布的中国官方数据显示,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和住宅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44%和47%,降幅高于3月份。

经济学家称,尽管企业和消费者变得更加悲观,而且中国高层领导人重申会坚持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但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刺激需求。

4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环比大幅放缓,反映出投资需求减弱。同期家庭贷款总额下降1.7%,人们对新房贷和消费贷款的需求均有所收缩。

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同行不同,中国决策者自疫情开始以来一直避免向家庭发放现金或提高失业救济金。中国政府而是表示,将向企业提供更低成本的贷款,并在今年向公司和企业主提供高达人民币2.5万亿元(约合3,680亿美元)的退税。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说,真正的薄弱点在需求侧,但几乎所有推出的经济措施都是供给侧措施。

京东(JD.com)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质疑现有对策的有效性,并呼吁政府发放消费券以提振需求。

他在上周六的一个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如果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受到很大影响,那么减税降费几乎不会让企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