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东南亚光伏关税 为何中国会受益

全球超过60%的太阳能板是中国制造。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全球超过60%的太阳能板是中国制造。6月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向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光伏电池组件进口关税提供24个月的豁免期。

6月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向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光伏电池组件进口关税提供24个月的豁免期。

此时美国面临光伏组件的短缺危机,一些项目可能推迟或暂停,从而影响该国整体清洁能源进程。此外,美国通胀居高不下,使取消关税的讨论甚嚣尘上。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四国从事光伏组件生产的大多为中国公司,此举反映美国光伏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同时利好中国光伏产业。

同时,美国政府内部针对是否保留对华关税的问题讨论激烈——美国财长耶伦为主的支持者认为,有必要取消关税以降低通胀;以贸易代表戴琪为主的反对者们则认为,通胀形成原因复杂,而取消关税将使美方失去与中国谈判筹码。

为何与中国有关?

白宫声明称,2020年进口光伏组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东南亚。近期光伏组件严重短缺,由于供应不足,原本有望于明年在美国国内安置、使用的一半组件供应紧张,同时也制约下游光伏装机量增长,全美多个光伏项目正处于被推迟或取消的境地,这进而又波及、影响电力系统充裕性。

中国企业是全球光伏组件的主力,去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总量为98.5GW,其中约20%向美洲出口,即18.7GW。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光伏产能仅有7.5GW。

今年2月,美国光伏公司向商务部提出反规避调查申请,目标为八家在东南亚生产的中国光伏企业。3月美国商务部实施反规避调查申请后,美媒称,此举导致美国光伏产业震荡,318个光伏项目被取消或推迟,“整个行业陷入瘫痪”。

中国连云港一家公司员工在车间生产出口太阳能电池板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连云港一家公司员工在车间生产出口太阳能电池板。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目前美国光伏制造能力捉襟见肘,豁免关税反映美国光伏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

中信证券还表示,阶段性关税豁免的新措施,将使大量此类中资企业加快恢复对美国光伏组件出口,推动美国光伏装机迎来复苏,未来还可能在两年内出现一定报复性抢购和屯库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美商务部进一步表示,美国对中国和台湾地区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的现有关税仍然有效。此外,他们仍将继续就中国光伏企业是否通过东南亚企业避免美国关税展开调查。调查得出的任何结论将在2年免税期结束后适用。

后疫情时代的产业链

特朗普时代,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开打贸易战,双方互加关税。虽然当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对关税多次批评,但其上任后并没有取消关税。

一方面是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为代表的官员,更倾向于保留这些关税,以制定一个更具战略性的中国贸易策略,保护美国的就业,同时重塑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贸易行为。这种做法甚至可能包括开征新的战略性关税。

其次,根据Morning Consult本周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73%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护美国产业和美国工人,而支持特朗普设置的对华关税的人数也很高,达到71%。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signs a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ese Vice Premi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u He in the East Room at the White House on Wednesday, Jan 15, 2020 in Washington, DC.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美在2020年初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期。中国当时承诺在2020年和2021年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美国也深受通胀困扰。美国财长耶伦在一场公开讲话中确认,她在向拜登呼吁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因部分关税"不太具有战略性",而且在伤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关税未除,疫情时代又引发了西方国家的产业链焦虑。疫情造成口罩等产品的紧缺,再加上长期形成的政治互信缺失,使欧美国家产生焦虑情绪。美国就有议员提出,希望立法终止对中国的原料药等产品的依赖。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吴靖此前向BBC中文表示,产业链的全球化已经发展到某种尽头,他的研究发现2015年跨境供应链的合约就到了峰值,但其他领域还没有,比如跨境金融的全球化到今天还在大幅增长。

“不妨开一个脑洞——接下来产业链可能会有本地化趋势,但是资本会开始扮演更强的角色。举例而言,抗疫过程中的口罩可能是越南生产的,但是工厂的资本可能来自香港或者中国内地。再比如,未来中美贸易战继续打,中国的产能是否可以转移到马来西亚,但是中国通过资本联结这些产能。”吴靖称。

“总而言之,未来产业链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本地化、区域化,但是背后通过资本和技术进行全球化、网络化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