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北约峰会的中国因素和其他四大看点

北约部队的加拿大士兵在拉脱维亚的一次军训

图像来源,Reuters

北约部队的加拿大士兵在拉脱维亚的一次军训。

世界最大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在6月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2022年成员国峰会。外界普遍关注的除北约在俄乌战争方面的政策议题之外,也关注北约即将推出的更为明确的“中国政策”。

峰会举行之时,正值北约73年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俄罗斯自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的战争仍在继续。而这一战争被称为自2001年911袭击以来西方受到的最大战略冲击。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被普遍视为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西方世界所遭遇的最大战略冲击。而北约则是唯一有能力保卫欧洲免受俄罗斯进一步侵略的军事联盟。

BBC防卫事务记者加德纳(Frank Gardner)认为,两年多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宣布北约“脑死亡”,“然而,从俄罗斯坦克越过边境进入乌克兰的那一刻起,西方的反应非常出色:有团结、有速度、有活力。它有了新的目标重新焕发了活力,而目标是加强边界防卫和提供武器。”

围绕本次的北约峰会,BBC中文梳理以下包括中国元素在内的五大关键看点:

1)如何避免乌克兰战争升级

在去年布鲁塞尔北约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曾表示,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

2022年2月,俄罗斯起兵入侵乌克兰,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

乌克兰部队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北约成员国一直向乌克兰运送重型武器。

北约国家合力帮助乌克兰抵抗侵略,在国际层面联手制裁俄罗斯,在军事层面向乌克兰提供资金和武器。但战事持续了4个多月,北约这个由30个成员国组成的世界最强大军事联盟,仍然没有解决从俄乌战争一开始便存在的难题:如何既有效帮助乌克兰又不被直接卷入战争冲突。

北约一直努力保持平衡,不希望与俄罗斯正面交锋。它的成员国中有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俄罗斯也一再警告:北约的任何卷入都会使战事扩大升级,失去控制。

在马德里峰会前夕,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从根本上改变联盟威慑和防御”,加强在东部边界的防御,并将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增加到30多万人。

因此外界普遍预计在本次的马德里峰会上,北约有必要确定成员国能在多大范围和多长时间向乌克兰继续提供军事帮助。

2)如何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求同存异

在过去4个月的俄乌战争中,北约成员国虽然反应迅速异常团结,对俄罗斯发出的六轮制裁效果显著,但是北约国家内部对应该从多大范围惩罚俄罗斯以及惩罚给自身带来痛苦的承受能力却有不同意见和看法。

德国暂时取消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北溪2号管道,管道本可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北部。德国如今决定重启煤电承担环境代价的同时,又被批评在支援乌克兰武器的交付问题上拖延时间。

German troops of Nato's 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 battlegroup in Lithuania 在立陶宛的德国部队

在立陶宛的德国北约部队

匈牙利总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关系密切,拒绝响应号召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而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由于感觉受俄罗斯的威胁最大也最直接,正在推动对俄罗斯采取最强硬的措施,并在边境增加北约驻军。

3)瑞典和芬兰的北约成员国资格

今年5月,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国家放下了多年的军事中立主张,向北约递交了入会申请。

北约对这两个潜在成员国表示欢迎的同时,却遭遇成员国土耳其的反对。自1952年以来,土耳其一直反对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原因是土耳其批评瑞典和芬兰向被视为恐怖分子的库尔德分离主义人士提供庇护。

但是,土耳其在北约峰会开始的第一天表示,不再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为这两个国家成为北约成员国铺平了道路。

据BBC防卫事务记者加德纳的预计,“一旦这两个国家加入,波罗的海将成为‘北约湖’,周边环绕的是八个成员国,最终会有一个联合防空和综合导弹系统。”

4)国防开支增加多少

目前,北约成员国有义务将年度GDP的2%用于国防,但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达标。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国防开支为GDP的3.5%,英国为2.2%,德国仅为1.3%。而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荷兰都远未达到2%的目标。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占其GDP的4.1%。

英国士兵参加北约军事演习

英国部队参加北约军事演习

美国上届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曾威胁说,如果其他北约成员国不努力增加国防开支,美国将退出北约。

这虽然对北约国家造成某些压力,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压力更大。

就在入侵开始三天后,德国宣布将额外拨款1000亿欧元用于国防,并最终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2%以上。

本周,北约负责人宣布,30个成员国中有9个已经达到或超过了2%的目标,而19个国家有明确的计划在2024年前达到这一目标。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国防开支占GDP2%“应该是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上限。”

5)北约中国策略

2021年6月,北约成员国在公报中首次把中国列为“安全威胁”,提到中国“公开的野心与过分自信的行为,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与联盟安全相关领域构成了系统性的挑战。”

去年的公报还称中国正在快速扩张核军备,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信息“不透明”,以及与俄罗斯展开军事合作。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经表示,目前的国际局势并非新冷战,北约也未将中国视为敌手、敌人,但他重申,中国对北约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中国并不共享我们的价值观”。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北约批评中国不愿公开谴责俄罗斯,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驳斥北约“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本次的北约峰会上,成员国将商定新的未来十年纲要,警告在北约应对俄乌战争时中国对北约成员国安全构成挑战。

报道称,中国将肯定被定为“对北约利益、安全和价值观的一个挑战”。

斯托尔滕贝格说,他希望北约成员国能够就“关于中国的明确措辞”达成一致,因为在北约以前的战略概念中甚至没有提到中国。

此前,中国已经多次对美国打造亚太版“北约”表示不满,本次北约峰会如何定位措辞中国,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