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0日電)兒童染疫康復後可能出現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重症,除了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2起確定病例,昨晚高雄也傳出國內第3例疑似病例,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將開記者會說明。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處在高原期,昨天國內新增7萬2921例本土病例,新增的575例中重症病例當中有211人死亡,死亡人數首度破200例大關,再創單日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分析全國本土病例及感染百分比趨勢,發現國內平均感染率已達11.4%,7天移動平均線開始約略往下降,每天平均新增個案數從約8萬例降至約7萬例,端午連假期間雖然因醫療院所休診,確診量略為下降,單日新增個案一度降低到5萬多例,但假期結束後又重回7萬至8萬多例,研判國內本土疫情沒有受端午連假人流移動而暴增,整體疫情正往下走。

指揮中心也統計六都COVID-19本土病例及累積感染百分比趨勢,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染疫率分別達11.98%、17.43%及14.96%,確診病例明顯往下降;中南部縣市疫情持續上升,但染疫率已經逐漸接近10%,高雄市9.7%、台中市9.37%、台南市約8.38%。

指揮中心推估,本週將是疫情及死亡人數高峰期,希望能將疫情的致死率控制在千分之1,但陳時中昨天公布最新致死率數字已達千分之1.05,已超過當初訂下千分之1的「死亡防線」;不過,指揮中心分析案例並未發現特殊狀況,大多是高齡者或有慢性病者,強調醫療體系會持續加強醫院診治,希望挽救性命。

兒童、青少年染疫重症議題持續受關注,昨天共新增1名青少年死亡病例及1名兒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重症個案。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曾接種2劑疫苗,5月30日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嗜睡、意識不清等狀況,送至急診時已出現血氧及血壓偏低症狀,採檢為陽性,緊急收住至加護病房使用多重藥物救治仍併發敗血性休克、多器官損傷,不幸在6月1日過世,發病到死亡僅短短2天。

另一名兒童重症則是國內第2例MIS-C個案,羅一鈞說,這名個案為5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曾與4月30日確診經休養康復解除隔離,直到5月底再度發燒,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紅等症狀,服用退燒藥仍連日高燒40度,緊急住院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6月7日已出院。

據統計,國內青少年重症累計4人,包括3例肺炎及1例心肌炎,其中2例死亡;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43例,其中17人死亡。

昨晚傳出高雄也出現疑似MIS-C個案,一名6歲女童高燒超過5天,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眼睛發紅等症狀,急診發現有低血壓、凝血功能與發炎指數異常等情況,診斷應MIS-C,很可能為國內第3例MIS-C個案。

羅一鈞強調,兒童只要接種至少1劑COVID-19疫苗,就能降低90%以上MIS-C發生風險。(編輯:陳政偉)1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