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5T12:03:43.042Z
活动人士聚集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前纪念六四民运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报导者》发表文章《六四作为一种民主仪式,拔根移植的方向和可能性》,作者关震海说,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为一种民主仪式,但这两年香港已无法纪念六四,如果要延续六四的精神,港人得在外地发起集会。移植海外,看来不是容易的事。

文章说,30年来"八九六四"影响著几代香港人,因为它紧扣著香港的命运,是六、七〇后的民主启蒙,同时牵引著他们的国族情绪。成长在回归后的八、九〇后及千禧后,在本土主义抬头的氛围下,他们对"建设民主中华"、"平反六四"的口号感到厌恶,亦觉得陌生,但新一代仍十分肯定"八九六四"的民主价值。2020年北京在香港落实了港版《国安法》,香港人在海外实践了一次"八九六四"拔根移植的实验。去年(2021)香港政府在维园"封场",每年在维园完成一次的民主仪式,港人不再存有希望,今年(2022)连天主教香港教区都决定不办追思弥撤,在海外输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作者引述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的话:"'六四'不是过去的噩梦。'六四'是一系列现实的存在: 一个'大天安门事件'和其后千千万万个'小天安门事件'的总和。"作者认为,能拆解这句话的意义,不论国籍,哪党哪派,谁也可通往天安门。这样,天安门便与你有关连。

"动态清零"或将引发中国"去全球化"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动态清零、"掩耳到零"与缓慢解封》,作者林原说,普通上海民众要想不再被折腾,需待彻底摆脱封城时。但上海如何才能彻底摆脱封城?放弃动态清零防疫策略,其实是最快的途径。但中央不允许,而上海地方官不敢放弃,或许也不愿放弃。是否放弃动态清零,已经不仅是防疫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尤其是与中共二十大召开相关联的政治问题。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所规定的中、高风险区解封标准,上海全面解封难度较高。而不放弃动态清零,意味不放弃该解封标准,也就意味上海距离解封还有一段时间。

上海一方面会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与过度防疫,另一方面会缓慢解封,包括推进局部解封。地方官员也想给人以解封有望的印象。但是,文章指出,若不真正改变防疫策略,上海想尽快全面恢复正常,目前看难度并不低。而上海不能全面恢复正常,对中国整个经济(乃至相关国家、地区经济)都有负面影响。上海的动态清零与过度防疫,其实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中国的"去全球化"。

上海正在缓慢解封中

拜登如何才能对抗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在亚洲是赢家,拜登改变不了这一点》,作者Susannah Patton说,拜登上周与旨在对抗北京的"四方安全对话"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誓言要保卫台湾免受中国攻击,并发起了一项涉及十几个国家的新经济协定,以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然而,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中国已经在经济和外交方面赢得了胜利,美国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太可能改变这一点。

文章说,事实上,四方安全对话凸显了美国的一个弱点:它在位于亚洲边缘的民主国家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在东南亚的中心地区影响力却很弱。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更具主导地位的中国可能会阻碍美国军队在危机期间进入地区基地,对美国企业的业务构成挑战,并迫使美国外交官更加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认为,除非华盛顿的经济政策有所改善,否则它在亚洲的影响力还将继续下降。拜登政府应该拿出政治勇气,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后续协议,向美国国内的反对者明确表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将是对抗中国的重要工具,而不是毫无新意的新区域经济计划。它还需要更积极地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较小但仍然重要的不结盟国家接触,中国正在稳步争取这些国家的支持。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