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宪
印尼LGBTQ群體尚未獲得法律保障,如今可能面對更多挑戰。

(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尼國會近日正針對《印尼刑法修正草案》(RKUHP)進行討論,同性戀可能因此入罪,引發當地LGBTQ團體的擔憂,當地更有官員承諾7月會將同性戀行為納入該草案,而更早前則有一對跨國同志伴侶,5月接受印尼知名的播客節目採訪而引發爭議,在當地掀起反同浪潮。

印尼一個知名的播客(Podcast)節目,主持人德迪‧科爾布西耶(Deddy Corbuzier)5月初採訪了印尼同志馬哈迪卡(Ragil Mahardika)與他的德國伴侶沃樂特(Frederik Vollert)而引發公眾憤怒。

兩人在節目上,暢談作為同性戀者在印尼社會的處境,該視頻吸引了超過600萬人觀看,但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反同批評聲,甚至有人抵制該節目。科爾布西耶隨後刪除了該節目並公開道歉。

在印尼僅待兩週的馬哈迪卡,如今已經回到德國,他與伴侶在德國已經居住10年,目前擔任社工工作。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馬哈迪卡表示,接受播客採訪引發討論是在預期中,因為同志議題在印尼宛如禁忌一般,在擁有高知名度的播客節目談論,當然會引起爭議。

看到科爾布西耶將節目從網路下架,馬哈迪卡說:「我只是來賓,這也不是我的節目。應該是科爾布西耶不想丟掉他的工作吧。」但他希望印尼政府可以認清,「一個人所追求的價值與做壞事是不同的,法律應該是處置罪行,而不是歧視。LGBTQ不是罪,」他向德國之聲強調。

馬哈迪卡(Ragil Mahardika)與他的德國伴侶沃樂特(Frederik Vollert)。

該節目播出後,英國駐雅加達的大使館在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升起一面彩虹旗而引發爭議。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尼外交部致電大使,要求使館工作人員注意印尼文化。

同性戀行為入罪?

目前印尼國會正在討論《刑法修正草案》,該草案的初衷是要去除具有殖民意涵、擁有百年歷史的刑法,但人們擔心修法可能會將更多行為納入刑法,其中就包括同性戀在內。LGBTQ團體擔心,法律標準可能被用來懲罰和迫害同性伴侶。

印尼法律對婚姻的定義是在一男一女,因此同性伴侶不能合法結婚,但除了亞齊特區,印尼並未有法律禁止或懲罰成年人之間的同性關係。

印尼安全事務部長馬哈茂德(Mohammad Mahfud MD)日前在推特上發文稱:「在《印尼刑法修正草案》中沒有LGBTQ的字眼。但在某些情況和方式下,違反禮節以及同性性交將可能違法。就像刑法中沒有『小偷』這個詞,但有規範非法拿別人東西的行為。」

印尼國會保守派議員阿克拉姆(Amin Akram)通過短信告訴德國之聲,他所屬的繁榮正義黨(Prosperous Justice Party)希望該法案「立即」得到批准,並表示有計劃在2022年7月前通過該法案。

LGBTQ群體為何成焦點?

馬哈茂德的推文引起了LGBTQ社群和人權團體的關注。印度尼西亞律師和公設辯護人巴賈邁勒(Ma'ruf Bajammal)質疑政府對打擊歧視和保護公民人權的承諾。

任職於非營利法律組織「社區法律援助」的巴賈邁勒向德國之聲表示,國家不應該單單憑據一個人的性取而將其定罪。帕順丹(Pasundan)大學法律講師伊拉萬(Atang Irawan)鼓勵政府在通過該法案前,就該問題進行透明公開的討論。

伊拉萬解釋:「對於那些反對者來說,他們認為國家對道德的監管太深入了。他們認為國家對公民的私人權利進行乾預很過分。」

印尼雅加達2018年舉行的一場有關LGBTQ入罪的抗議。

印尼國會上一次試圖針對討論《印尼刑法修正草案》是在2019年9月,當時因為該草案引發諸多爭議,印尼各地爆發大規模的大學生抗議活動後,草案而被推遲了。

該法案將把「誹謗」公眾人物、機構和宗教定為犯罪行為,它還將禁止婚前性行為,且明定包括「道德」條款。根據德國之聲看到的一份公開版本的草案,《印尼刑法修正草案》中關於「通姦罪」的擬議條款引起了當地LGBTQ團體的關注。

該條款建議,任何「對其他異性或同性實施淫穢行為」的人都可能被罰款並面臨18個月至9年的監禁。若該行為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強行使用暴力或威脅使用暴力,或作為色情內容發佈,則適用「淫穢」的定義。

保守派議員阿克拉姆解釋,如果兩個同性單身成年人之間的性行為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那麼根據該法案將受到懲罰。他補充說:「若(性行為)是私下進行的,就不會被起訴。」

對LGBTQ愈來愈不友善

儘管印尼在傳統上接受各種性別以及跨性別,且許多人對不同性取向的人採取寬容態度,但在過去幾年里,反對LGBTQ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印尼LGBTQ維權人士溫忠孝(Dede Oetomo)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對於印尼日漸緊縮的LGBTQ空間感到失望,他指出現在LGBTQ活動只存在網路上,若要像是泰國最近舉行同志遊行那樣「是絕對不可能的」。

溫忠孝說:「我們現在若要舉辦LGBTQ活動,就必須偽裝,並與其他議題結合。」補充,過去在雅加達、泗水、日惹曾有懸掛彩虹旗的無車日,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印尼SMRC民調公司2018年公佈的一項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印尼人認為LGBT群體對社會造成威脅。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9所作的民調顯示,有9%的印尼人認為社會應該接納同性戀,而在2013年只有3%。同樣的調查中,德國、法國、西班牙,以及印尼鄰國菲律賓都有超過70%認為社會應接納同性戀。

相关图集:十个适合LGBTQ人士的旅游胜地

加拿大:位居榜首的是加拿大。该国2005年率先将同性婚姻合法化。每年6月的多伦多同志骄傲游行也非常有名。此外,每年8月的蒙特利尔同志骄傲节也享誉全球。
马耳他:欧洲地区排名榜首的则是南欧岛国马耳他。2004年,该国就将歧视性少数群体界定为犯罪行为。2016年,该国更是在欧洲范围内率先正式取缔同性恋转换疗法。不过,颇为自由化的马耳他却没有很多被广为人知的同性恋节庆日。
葡萄牙:里斯本、波尔图被认为是最为宽容的城市之一,那里有众多同性恋酒吧。该国2010年引入同性婚姻,同性恋家庭从2016年起可以合法收养子女。不过,在跨性别人群、转换疗法、献血等方面,葡萄牙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瑞典:引领进步意识形态的瑞典,有着一系列保护性少数群体权益的法律。早在1944年,该国就不再将同性恋定义为犯罪。现在,瑞典语甚至还引入了中性人称代词hen,用来称呼那些认为自己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人士。
乌拉圭:拉美地区的乌拉圭也对性少数群体颇为宽容,是美洲大陆最早引入同性婚姻的国家之一。早在1934年,同性婚姻就已合法化,2004年还引入了反歧视法案。该国目前有着庞大的LGBTQ社群。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84年就立法规定,不得就性取向、性别认同、跨性别特征而歧视他人。2017年,同性婚姻也在该国合法化。
德国:德国的LGBTQ友好指数近年来也有所上升,科隆、柏林都有庞大的LGBTQ社群。2017年,德国将同性恋婚姻正式合法化;2018年,德国正式承认了男女之外的其他性别认同。不过,德国也依然面临歧视甚至仇视LGBTQ之社会问题。
冰岛:冰岛素以安全、多元、宽容著称。二十多年前,该国就引入了同性婚姻,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同志骄傲游行也颇有名气。该国的同性恋节庆活动每年能够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
台湾:在亚洲地区,台湾在LGBTQ方面领风气之先。反歧视法案被修订,同性恋伴侣能够收养子女,跨性人权益得到保护。2019年,台湾率先在亚洲引入同性婚姻,高雄更是获得了2025年世界骄傲节的承办权。数位部长唐凤也是全球首位跨性人出任内阁部长。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大男子主义传统也根深蒂固。不过,该国对LGBTQ群体的立法保护依然处于全球先进行列。2016年,该国引入同性婚姻,2021年更是被评为南美地区最适合LGBTQ的旅行目的地。

註:Rahka Susanto對此文也有貢獻。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