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r Ghaedi
2022-06-20T10:24:59.396Z
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记录了马里乌波尔的平民是如何遭受战争灾难的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看到的所有情景中,有一个画面尤其让我震撼:一家医院地下室地板上的一个婴儿尸体"。切尔诺夫((Mstyslav Chernov))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叙述了当时情景。那是他在马里乌波尔的最后一次拍摄,时间是3月中旬,那一天,他离开了那座被围城市。 

切尔诺夫回忆道:"我们在一家医院拍摄,一名大夫走过来,让跟着他去后院去。在那里,我一眼瞥见地上排列了数十具尸体,分别裹以塑料袋或地毯。" 他们都是被俄军炸死的平民。医生把他带到地下室,那里尸体更多。"其中就有这个小包。医生弯腰解开,我看到,它裹着的是一死亡婴儿。边上一纸条说:婴儿刚23天大"。 

切尔诺夫是美联社视频记者。因其在今年2月和3月在马里乌波尔的报道,他和他的长期同事、自由摄影师马洛莱特卡(Evgeniy Maloletka)被授予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他们在俄军入侵乌克兰前几小时赶到这一港口城市,并从那里连续报道了3星期,直到3月中旬撤离。

马里乌波尔的死亡人数如此之多,以至于不得不将他们埋葬在乱葬坑里

 

他们的图片和视频以令人触目惊心的细节记录了繁荣的马里乌波尔如何在俄军的大规模炮击下被毁、记录下了居民无望的生活状况——没有煤气或电、数周无法获得食物或饮用水;他们拍下了满是平民和儿童尸体的乱葬坑。如果没有他们收集的大量此类证据,世界不会这么快就了解到俄罗斯的入侵对马里乌波尔意味着什么。  

驳斥了俄方宣传 

3月9日,马洛莱特卡拍摄到医生从一家在俄空袭中被毁的妇产医院抬出一名孕妇的画面,切尔诺夫也摄下了这一幕。孕妇和孩子未能活下来。这一录像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两人根本想不到,他们的报道会成为头条新闻并导致官方反应。 

切尔诺夫说:"当时上网很困难,我们无法了解其它媒体,不知道我们的录像或照片引发了什么反应。但妇产医院被炸时,我很明白,这是这场战争中最恐怖的时刻之一,其画面会带来巨大影响。" 

就在他们试图通过市内少数地方才能收到的微弱、不稳定的网络信号将图像传出市外的同时,俄媒对公众狂轰滥炸,声称俄军不伤害平民。然而,但马洛莱特卡记录下的妇产医院被毁情况的强有力画面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反证。

切尔诺夫是美联社视频记者。因其在今年2月和3月在马里乌波尔的报道,他和他的长期同事、自由摄影师马洛莱特卡被授予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

 

火线记者 

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并非首次从危机地区做新闻报道。切尔诺夫去过叙利亚、伊拉克和缅甸等战区;马洛莱特卡多年来记录了乌克兰“独立广场革命” 、顿巴斯冲突和克里米亚冲突。但是,马里乌波尔对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切尔诺夫指出,在马里乌波尔报道,可能是他迄今面对的最困难、最危险的任务。他说:"这场战争异常危险、不可预测,投入了高现代化武器。你担心自己的生命,但同时又感到一种压力,必须报道并发出去,因为这很重要。" 他强调说,每个从乌克兰报道的记者都有这种感觉。 

 根据记者无疆界组织和保护记者委员会(CPJ)公布的数字,截至2022年6月13日,至少有12名记者在乌克兰战斗地区死于俄军之手。乌克兰方面报告的数字更高。此外,还有更多记者失踪、被绑架或在不明情况下死亡。4月2日,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撤离约两周后,俄军在马里乌波尔枪杀了立陶宛纪录片摄制人克韦达拉维齐乌斯( Mantas Kvedaravicius )。 

相关图集:马里乌波尔:昔日的繁荣港口 今日的战后废墟

战前忙碌的港口:这是2018年10月的照片。那时,马里乌波尔港除了是个可以放松的地方,也有重要经济意义,港口给不少当地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战后的港口:在俄罗斯开始其侵略战争两个月后,该港口几乎见不到任何船只。俄罗斯国防部长曾说:「该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海港和航道都被布雷、被浮动吊车封锁了。」
战前充满欢笑的公园:这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6月的照片,显示出孩子们正在公园内快乐地玩耍,远处有座教堂。
战后的公园:从图片上方的教堂能看出这是同个公园,但景色已完全不同了。
战前人来人往的歌剧院:这张拍摄于2014年8月30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手持乌克兰国旗的年轻人在抗议俄罗斯进攻。那一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但那时,即使乌克兰东部局势紧张,该歌剧院仍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战后的歌剧院:今年3月中旬,尽管当时有几百名平民在里面避难,俄罗斯士兵仍对这座歌剧院展开空袭,导致许多平民死伤。
战前正常运作的钢铁厂:亚速公司在马里乌波尔经营着欧洲最大的钢铁厂之一,该公司是除了港口之外,该市的另一个重要雇主。
战后的钢铁厂:而这是2022年4月17日的景象,尽管很像电影场景,但却是遭到俄军轰炸的结果。在战后很长时间里,乌克兰士兵都在钢铁厂内坚守。
战前生气蓬勃的住宅区:这张2018年夏天的照片让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入侵前的马里乌波尔街道,照片中的市民庆祝着从俄罗斯分离主义分子手中解放该市四周年的游行。
战后的住宅区:现在的马里乌波尔只剩一片荒芜,树木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烧毁,公寓和房屋被摧毁。许多媒体照片显示尸体横在大街上,人们把死去的亲友埋在他们的院子里。

重返前线 

尽管有危险,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仍有意重返前线。此前,他们会出席德国之声本年度言论自由奖颁奖活动。每年6月,德国之声都会将此奖授予为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做出杰出贡献的媒体个人或团体。 

切尔诺夫指出,眼下,乌东地区情况可能比遭围困期间的马里乌波尔更恶劣:"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平民受害者、破坏程度有多大,因为没有来自这些地区的图片。他说,他要重返前线,因为他是乌克兰人,是记者。他认为,乌克兰所发生的是人们需要了解的事情。他感叹说:"主流媒体给我的印象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乌克兰战争离欧洲有多近以及它将对整个世界会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 他强调指出,在今天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这场冲突将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切尔诺夫明确表示,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光是从某个战争地区作报道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大事件一开始就报道,为将决定世界未来的事件和斗争做见证:"作为一名记者,你怎么能不觉得有义务这样来报道呢?"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