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T08:11:46.340Z
台美本週的國安高層對話,據悉對台軍售以及「不對稱」作戰是討論焦點。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美國安高層於6月22日至24日在華府舉行年度會談。報導指,美方可望提出對台防務新政策,並勸使台灣放棄取得應對兩岸衝突「所有階段」的軍備,專注於發展應對攻擊發起日的「不對稱」作戰能力,未來美國對台軍售也或優先考慮符合新戰略的武器項目。

綜合台媒報導,美台國安高層本週展開的「蒙特利對話」(Monterey talks)為不公開會議,台灣方面由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團赴美出席,與美國軍政界高層針對國安、軍事議題進行討論。此前,日媒引述知情消息稱,今年對話預計聚焦美國售台武器和軍事演習的具體措施。

美國政界與智庫近年強調建議台灣,為應對中國可能的武力威脅,應發展「不對稱戰力」。

對此,美國台灣商會(USTBC)週二(21日)發布會長韓儒伯撰寫的專文稱,美國售台武器若要符合「不對稱」戰略才願意提供,就應拋棄傳統的「戰略模糊」政策,清楚說明在何種情況下美國會介入填補台灣的軍力缺口。

美國台灣商會:拜登應拋棄「戰略模糊」

韓儒伯在專文中寫道:「(拜登)政府正專注於台灣防禦所謂的『不對稱』戰略。現在,只有在符合美國政府對該術語的定義,並且符合美國對台灣可以負擔得起的評估情況下,才會提供(武器)支持。『不對稱』的定義不停地改變。美國其他人對該定義,以及如何將這一政策應用於台灣整體防禦戰略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負擔能力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外匯儲備超過5450億美元。」

韓儒伯表示,美國新政策僅聚焦於對台發起攻擊的「作戰日」(D-Day)情境,其他兩岸衝突的各個階段情境重要性卻都被降低,在此情況下,台灣因應上述情境的能力恐嚴重退化。他稱:「新政策不僅沒有強化台灣的國防,反而為人民解放軍提供更多易攻擊的破口。」

文章寫道,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已經取消三項對台軍售,只因為這些裝備沒有符合「不對稱」的定義,而且被認為過於昂貴,這「不僅是家長式領導主義,且具相當主導性,使台灣背離其民主機關」。

韓儒伯稱,「新軍售政策已造成各界極度困惑,我們需要釐清及提供明確的目標」,並主張誒國應遵循拜登指示,向出席這次蒙特利等會議的台灣代表團展現美國「戰略清晰」的意圖。「如果美國主導台灣只爭取部分裝備,則應清楚說明美國將在何時願意介入、並且如何介入,以填補新政策造成的台灣軍力缺口」。

針對有關話題,台灣長期關注美台議題的「美國台灣觀測站」週三(22日)在臉書發文稱,「近期新聞說美國『取消』很多軍售案,事實上並非如此」。文章寫道,許多軍售案本就處於談判或審核當中,近來一些已批准的案子出現生產延遲的情形,美方公開訊息表示確有此事,「這是由於Covid-19帶來的產業鏈大塞車(包括物流),再加上俄烏戰爭使得產線受到許多影響。」​

中國外交部:堅決反對美售台武器

針對台美國安高層本週對話,以及可能聚焦武器售台政策等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三(21日)也做出與過去相同的一貫回應。

根據中國外交部聲明稿,在例行記者會上有彭博社記者問道,台灣官員本週「訪問」華盛頓,討論可能的軍售協議,中方對此是否知情時,發言人汪文彬回應稱:中國一貫反對美台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堅決反對美售台武器。

汪文斌稱,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並警告台灣「民進黨當局,挟洋謀『獨』必然是死路一條,仰人鼻息終將淪為棄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硬回應台灣官員赴美參與國安對話。

台灣美國商會籲:加速美台自貿談判

美台近來除了國安議題的討論,經貿關係發展也備受關注。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週三(22日)發布《2022台灣白皮書》稱,美國應「緊急」開始與台灣就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BTA)進行談判,以在2024年提交完整文本供審通過。

路透社報導,台灣美國商會稱,這將鼓勵其他夥伴與台灣達成類似協議安排,進一步開放台灣經濟,並「有效」解決台灣關鍵芯片產業的經濟和安全影響。

「除了這些對美國國防準備有明顯影響的戰略貿易因素外,自貿協定還將加強美國和台灣的經濟,從而加強面對中國的整體安全性。」

然而,該商會指出,此類協議缺乏進展。執行長魏立安表示,沒有明確的跡象顯示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在短期內達成自貿協定,但可能會更進一步發展。 他補充說:「我會把台灣放在美國認為特別希望加入自由貿易協定的那一小群罕見的合作夥伴中。」

根據中央社報導,該協會副會長吳王小珍則表示,過往從未看到台灣如此受國際關注,以及有不同貿易對話進行,「機會千載難逢」。

儘管台灣未能被納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首輪名單,但台灣與美國6月超早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該倡議欸認為與印太經濟框架內容有高度相似,且能深化台美經濟合作。台灣和美國預計於本月底在華盛頓針對該倡議舉行高層貿易談判。

(路透社、中央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