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官方追查未发现石斑鱼禁药残留 - 台北一周

中国大陆从这个月15日起,禁止台湾的石斑鱼进口到大陆,理由是台湾进口大陆的石斑鱼里查出禁药,这在台湾造成大震撼。因为台湾每年外销到大陆的石斑鱼,占石斑鱼外销总量的91%,占台湾石斑鱼整体年产量也高达三分之一。现在台湾内部展开追查,初步查出「借牌」出口的歪风,怀疑可能影响出货质量!
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最近公告,去年以来,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石斑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禁用药物,还检出土霉素超标。为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6月1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石斑鱼输入大陆。
这个消息在台湾造成震撼,因为台湾每年外销到大陆的石斑鱼,占石斑鱼外销总量的91%,占台湾石斑鱼整体年产量也高达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对台湾渔业产品的一项重击!
事情发生后,台湾官方有一些政治语言的批判,好像这是大陆故意在整台湾,但内部调查的动作也没有停止,而且还有了一些发现。
根据大陆提供的资料,这回出问题的是两艘「活鱼运搬船」运到大陆的渔货,台湾官方据以追查,发现这两艘活鱼运搬船出口的鱼货,在官方资料上登记的是来自三家石斑鱼养殖场,可是继续追到养殖场却发现,这三家养殖场,实际上根本没有出货!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台湾渔业署官员于是要运搬船业者老实交代,运搬船才供出,他这次运到大陆销售的渔货,其实是来自其他11个石斑鱼养殖场,和申报的那三家养殖场完全没有关系。
根据台湾官方统计,全台湾的石斑鱼养殖户约有两千户,但合法纳管,而且可以合格外销的,只有458个养殖场。
台湾养殖业者透露,现在很少有养殖场的规模,能够达到装满船一次出货的数量,而多数活鱼运搬船都要凑足数量才肯开航。举例来说,要出三万斤石斑鱼到大陆,大约需要十个养殖场的数量才够,运搬船业者为了省事,简化报关流程,于是只拿其中一家合格养殖场的资料向官方申报,其他九家就算「搭便车」了!
问题是,全台合法纳管,有产销履历及出口许可的石斑鱼养殖场,只有四分之一,大多数都是没有纳入管理的养殖场。这或许可以说明,大陆官方为什么说「去年以来,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石斑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禁用药物,还检出土霉素超标」。
在台湾渔业署追查下,运搬船业者供出实际提供渔货的11家养殖场的名单,官方立即加以封锁,管制移动,并针对他的们石斑鱼采样送验。
16日,检验结果出炉,渔业署说,被管制的11个养殖场,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没有检验出禁药成分。
这下就成了「罗生门」了,大陆说验出禁药,台湾调查结果说,没有禁药,到底哪边说的是真话?
屏东养殖协会总干事陈启宏表示,屏东合法养殖登记的业者只有四成多,其他没有登记纳管的业者,超过一半,他说,「不觉得风险很大吗?」。他认为,政府每年抽检的分母都是合法养殖业者,未纳管的业者永远在规范外,未上市的鱼如果真的都合格,为什么外销石斑鱼屡屡被质疑有药物残留?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5日表示,去年以来,多次向台湾有关方面通报多批石斑鱼药物不合格情况,并要求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台湾方面从未提供进行整改的证据。他强调,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一是切实整改,二是停止政治操弄。
台湾陆委会则'强调,今年已经三度透过两岸协议平台通报,呼吁陆方不要以技术性问题阻碍两岸农产贸易,影响两岸关系。
台湾农委会则说,去年至今,台湾已五度回函说明,包括加强检疫、落实生物安全,也曾回复已经进行调查;今年年初的石斑鱼事件后,则回复陆方,采检结果没有检出禁药;后续又回复会对未上市鱼种加强违法用药抽检、加强溯源,以及加强石斑鱼登录场的管理等。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罗秉成则说,很遗憾近年来中国片面禁止台湾输出菠萝、释迦、石斑鱼、白带鱼等农渔产品,不符合国际惯例;农委会将持续跟陆方沟通协调,如果无法解除禁运,会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