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结婚风险太高?避免婚前同居就不会
2021年11月,一名男子在曼哈顿下城求婚。
图片来源:VLAD LETO
Brad Wilcox /
Lyman Stone
感恩节到情人节这段日子通常是每年的求婚旺季,有近四成的情侣选择在这期间订婚。身处假日氛围,人们很容易对婚姻殿堂产生向往。那么,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岁呢?
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令她们为难——她们既想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同时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按照传统观念,女性应该在20多岁时开始职业生涯,等到30岁或者之后再结婚。这样,她们才可以先成为独立的成年人,然后再寻找取得同等事业成功的伴侣。这种“先立业再成家”的策略还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婚姻持久的概率,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早婚的离婚风险更高。
按照上述想法,如果等到30岁或更晚才结婚,你的思想大概会更加成熟,而无论是作出明智的选择,还是成为理想的配偶,这种成熟都是必备的。事实上,目前美国女性初婚年龄中值接近29岁(男性为30岁),而对于拥有大学及以上学位的女性,年龄中值更大些——表明上述观点到广泛认可。
在离婚问题上,研究结果普遍支持这样的观点,即最好等到30岁左右再结婚。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社会学家尼古拉斯·沃尔芬格(Nicholas Wolfinger)发现,“过早”结婚的女性(25岁左右或更早),其离婚概率要比接近30岁结婚的女性更高。
然而,我们最近发现,“等到30岁结婚最好”这种观念也有一个有趣的特例。我们研究了美国政府下属项目全国家庭成长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简称NFSG)中超过5万名女性的结婚及离婚报告,结果发现,对其中一类女性来说,30岁之前结婚的风险并不高,那便是婚前没有同居、直接结婚的女性。事实上,22岁至30岁结婚且婚前没有同居的女性,她们的离婚率在NSFG的研究对象中处于最低之列。
相比之下,在我们的样本中,约有70%的女性婚前曾与一名或多名伴侣同居,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猜测。对这群人而言,等到30岁左右才结婚的确对应着离婚风险较低。
为何如此?对普通年轻人来说,若从成熟因素考虑,“等等再结婚”无疑有好处,尤其是考虑在20岁之前结婚的时候。但等得太久也有不好的地方。它通常意味着“情感包袱”越来越重——包括一连串同居过的前任——一旦缔结婚约,这些过往经历会给他们的婚姻带来压力。而没有同居经历、20多岁直接结婚的女性,更有可能在婚姻的道路上避开这些“情感包袱”。(男性也一样。)
婚前同居存在风险,这种观点令人意外,毕竟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婚前同居是提前检验伴侣及双方感情的一个好办法,从而可以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美国人,他们收获幸福婚姻的概率更低,最终落得离婚收场的可能性也更大。
纵观美国数千名女性的婚史,我们发现,有过同居史的女性的离婚概率要高出15%。此外,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当年的同居对象不是后来的丈夫,这些女性的离婚风险会更高——她们离婚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有余。
对于这种模式,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心理学家格里娜·罗德斯(Galena Rhoades)指出,“我们通常认为,经验是越多越好……但我们发现在感情问题上,恰恰相反。丰富的情感经历往往伴随着今后的婚姻生活不够美满。”她的研究显示,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以往的同居生活中,丈夫和妻子或许都经历过分手,结束过认真的同居关系,这使得他们在婚姻出现问题时,更有可能寻找出口。
按照罗德斯教授的分析,与前任的同居经历也可能让人们以挑剔的目光,把现在的配偶与之前的伴侣进行比较,进而对现任心生不满。你的丈夫大卫(David)也许是个有责任感、值得依靠的伴侣——可他没有威尔(Will)风趣,也没有内特(Nate)体贴,这两个都是你婚前同居过的人。在婚姻中,若你总爱这样对比,会有损夫妻感情。
家住达拉斯的乔伊·帕里斯(Joey Paris)和萨曼莎·帕里斯(Samantha Paris)是一对20多岁的新婚夫妇,他们还提出了另一种见解。两人相识于纽约市,24岁就结婚了,而且之前没有同居过,这让他们身边的同龄人吃了一惊。按照乔伊的观点,同居常常会让他的金融圈朋友更易对婚后产生厌倦。“我觉得婚姻的那部分魅力已经失去了光彩,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在婚姻之外也可以享受到结婚的所有好处。”他说。乔伊记得自己问过一位先同居再结婚的朋友:“现在是什么感觉?他告诉我,‘说实话,没什么区别。’他还说,‘我不明白结婚有啥让人兴奋的?’”
但乔伊和萨曼莎的体验全然不同。“没想到那些很普通的事都这么美好。”萨曼莎说,比如一起做饭,一起洗衣服,一起布置圣诞装饰——更别提在一起度过长夜了。
对于20多岁不曾同居就直接结婚的年轻女性来说,为什么她们的离婚率相对较低,其中的具体原因我们并不清楚。是因为她们的分手经验更少?可供比较的前任数量更少?还是说,她们更强烈地意识到婚姻表明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状态?抑或,因为这类女性中的信教人士更多?答案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你是一名正考虑谈婚论嫁的年轻女性,又担心今后离婚,我们的研究表明,你无需等到30岁再结婚——只要你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而且在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前,不要和任何人同居。
(本文作者Brad Wilcox博士供职于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是全美婚姻项目(National Marriage Project)负责人、家庭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高级研究员。另一位作者Lyman Stone是家庭研究所研究员、人口研究公司Demographic Intelligence首席信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