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经济指标有所修复,但仍相当疲软

图片来源:WANG QUANCHAO/XINHUA/ZUMA PRESS

中国周三早间发布了5月份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总体看,数据较4月份有所修复,但仍相当疲弱。4、5月份皆表现不佳,引发了广泛的对于第二季度经济或难保持增长的担忧,当前,中国上下正分秒必争“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中国统计部门表示,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扭转了上月的意外下降势头(下降2.9%),且好于市场预期(下降1.0%),环比也转为增长5.61%(4月大降7.08%);同时,1-5月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低于前值(增长6.8%),但稍胜预期(增长6.1%),环比转为增长0.72%(4月下降0.82%)。

不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较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稍稍强于预期(下降6.9%),但仍未转正。

统计局发言人称,5月份经济运行实现由受到疫情冲击因素出现下滑到逐步恢复的转变,积极变化有所增多。

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明显改善。5月份,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2%和1.1%,降幅比上月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按产业看,5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降幅比上月收窄了24.8个百分点;汽车产量下降4.8%,收窄了38.7个百分点。

统计局还表示,近期调研显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趋稳,相信下半年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会逐步显现。

经济增长乏力之下,失业率抬头,尤其是年轻人失业率连续攀升,达到偏高的水平,引发担忧。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4%、5.1%。此外,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9%。

市场关注中国政府自5月份发起的自上而下的空前的稳增长运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中国在5月底罕见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之后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层级政府均召开了落实该电话会议的会议,并且紧锣密鼓出台稳增长的政策。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4.8%,好于前值和预期。

中国政府年初明确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5%左右。

(本文来自道琼斯中文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