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暗淡,中国科技股恐难翻身

周一,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电子屏幕显示股票价格。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目前投资者的一大疑问是:中国科技股已经见底了吗?监管方面正出现曙光,但本周的下跌提醒人们:市场仍不明朗,依然存在风险。

标普500指数周一正式步入熊市区域:投资者担心美国持续的通胀意味着美联储会更积极地加息,而这可能把经济推向衰退。此前已在反弹的中国股票未能免受影响,尽管在大多数其它地区收紧货币政策之际,中国可能会背道而驰。

恒生科技指数在过去几天里下跌近5%,部分回吐上周10%的涨幅。该指数上周走高是因为市场抱有期望,认为中国对本国科技巨头持续数年的整顿行动终于要告一段落。该指数追踪在香港上市的中资科技股,自去年2月见顶以来已经下跌过半。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周报道称,中国政府将很快结束对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Didi Global Inc., DIDI)的网络安全审查。滴滴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整顿行动的一个风向标。该公司股票近一年前在纽约上市后不久,监管机构就启动了此番调查。滴滴上周五从纽约退市,这是结束其所受审查的一项条件。该公司失败的赴美上市之旅以84%的累计跌幅划上句号。此外,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监管机构为60款网络游戏发放了版号——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的第二批游戏版号发放。

虽然对政策制定者称为“资本无序扩张”现象进行整顿的最严厉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该行业的监管格局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虽然消费科技公司作为大学毕业生和零工经济从业者雇主的角色将是中国政府更重要的考虑因素,但该行业不受约束增长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经济的低迷给这些公司未来的增长带来了额外风险,而中国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令经济低迷加剧。未来几个月,情况可能会开始好转,因为上海和其他城市春季严格的封控措施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试探性重新开放之后,出现了零星的干扰,部分地方有新病例出现。在各地央行都在准备应对通胀之际,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是另一个挑战。

在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大跌之后,投资者可能会抓住中国科技股监管环境改善的每一个积极信号。最糟糕的时期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牛市行情就会出现。

考虑到全球经济的暗淡、中国对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疫情的防控、美国加息,还有其他担忧,中国科技股要想回到之前的高位仍很艰难。

总部在北京的滴滴是中国打击科技行业的风向标。

图片来源:GILLES SABRIE/BLOOMBERG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