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密货币暴跌原因——是过度投机还是另有深层症结?
回顾股市历史,一个最简单的教训就是创新往往会引发泡沫和破裂,从新郁金香球茎到运河,再到铁路和互联网,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是,金融创新的后坐力通常会加倍,因为新的金融工具会扩大类似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供应,泡沫也会因此增大,破裂后的影响也更严重。
当前的加密货币暴跌正是在新数字货币疯狂涌现后发生的,这种狂热在传统金融界也从未得到善终。
加密货币的粉丝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应该从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比特币和其他加密代币之所以暴跌,是因为与金融创新往往相伴而生的过度投机所致吗?还是说,这些创新本来就带有内在缺陷,以至于会像玛瑙贝壳和瑞典20公斤(约合44磅)铜币一样成为历史文物?笔者倾向于后者。
定义资产泡沫很容易,但识别泡沫并非易事。《华尔街日报》的Gunjan Banerji解释了泡沫从形成到破裂的五个阶段,错失恐惧症、低利率等推动泡沫形成的可能原因,泡沫破灭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历史为何会一遍遍重演。封面图片来源:Jacob Reynolds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S Chinese
先从积极的一面开始看。随着投机者抱着发一笔横财的欲望扎堆涌入,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整体存在巨大泡沫。未能吸取历史教训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困扰传统金融界几百年的杠杆率过高和流动性错配问题,这一次正是借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念还魂的。
问题虽然多多,但也再正常不过。杠杆过高,长短错配,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
加密货币的拥护者们指出,之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加密货币的严冬”,最终不还是冬去春来?他们预计加密货币价格会反弹。但这一次的盛极而衰与过去不同,因为“去中心化金融”。
过去10年,加密货币几度潮起潮落,价格随着投资者兴趣的高低起伏而涨涨跌跌,像极了宝可梦卡牌和豆豆娃的走势。
但“去中心化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它创造了一个平行的加密货币银行系统,这个系统没有现实世界经历种种危机后设置的相应限制以及构筑起来的安全网。突然之间,经纪机构和借贷平台冻结加密货币提取,原本用于锚定价值的数十亿美元“稳定币”蒸发不见,并且疯狂加杠杆导致强制抛盘大量涌现,直到此时人们才如梦初醒,开始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这至少意味着,这场加密货币严冬将比以往几次更残酷。“去中心化金融”加速了泡沫膨胀,现在正加速泡沫的破裂。
讽刺之处在于,加密货币最初的一个吸引力恰恰是其总量存在上限,这种设计的本意正是为避免许多批评人士所担心的,在法定货币身上常常出现的那种无节制的供应。虽然比特币数量有限,但加密货币行业最终仍陷入了新数字代币的无限增加。中介和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的新结构甚至允许比特币重复使用或出借,这意味着同一个代币可能算入多个人的账户。加密货币借贷平台Celsius Network是一个极端案例:在这个平台上存入比特币或其他数字代币的用户曾被许诺高息回报,但如今已无法拿回他们的加密货币,因为都被Celsius借出去了。
19世纪,英国央行曾发现票据的私下流通可以帮助解决以黄金为后盾的货币在官方印制方面的局限性问题。如今,加密货币的拥有者们也发现了相似之处,因为根据货币创新方面的流行说法,比特币的贬值保护机制为其价值提供了支撑。
货币史上几次最大的兴衰期曾导致不少货币完全崩溃,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在一些比较脆弱的加密货币身上。
加密货币的希望寄托在过度杠杆化的投机客被清理出去,代币扩散浪潮的收敛,价格的下调,以及核心加密货币得以继续开展其盛大的货币实验。当然,加密货币会贬值,但至少能生存下去。
但麻烦在于,加密货币的问题是深层次的。比特币创建的初衷是充当一种数字化纸币和硬币等同物的角色,为卖家提供安全保障,因为人们知道,不同于信用卡和借记卡,用比特币支付的交易是不能被逆转的。然而,比特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并没有发展起来,因为使用起来过于繁琐,成本又高。就支付而言,其他几种加密货币较之比特币略实用一些,但也都存在一个核心问题:被使用得越多,交易成本就越高,这本是用来调节其网络容量的一种方式。像优步(Uber)网约车一样,比特币也内置了高峰期定价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说,拥挤是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顾问兼研究主管申铉松(Hyun Song Shin)说。对于普通货币而言,“网络效应意味着人越多越好,但加密货币恰恰相反,人越多越糟。”
国际清算银行周二推出了一项方案,希望吸取加密货币的精华,将之用于数字美元、英镑或其他可由央行以电子方式发行的货币。
加密货币的另一个麻烦在于比特币的拥趸们试图将其重塑为“数字黄金”,以克服比特币作为货币时使用量不足的问题。
说起黄金的吸引力,是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充当避风港。但比特币的持有者们发现,比特币不仅不是对冲通胀的工具,也不是避风港。比特币的价格不与安全资产同步波动,反而常常与风险资产亦步亦趋。在过去12个月里,随着通胀率飙升,金价上涨了4%,标普500指数下跌了12%,而比特币下挫了43%。所谓的“数字黄金”,看来只有数字,没有黄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或同类加密货币注定会被淘汰。如果人们不顾以上证据,继续为“数字黄金”这个概念买单,比特币仍可能蓬勃发展。如果出现新一轮投机狂潮,就会有更多赌徒入场一搏。又或者,比特币的粉丝们在花了大笔金钱买来一长串数字后急于从中找到某些价值,也许会想出什么新的理由吸引买家回来。
但长远来看,加密货币要想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仍在于为现实世界提供一些有用的功能。这就需要新一轮创新,也没有理由认为现有的加密货币会成为赢家,更不用说比特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