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封控解除,中国经济重回增长模式
根据官方对非制造业和制造业的调查,中国经济活动在连续三个月萎缩后于6月份实现扩张,表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放松疫情防控后有一定好转。
不过,鉴于全球形势日益暗淡和新冠疫情再次暴发的风险,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大幅回暖的前景持悲观态度。
上周的调查显示,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飙升抑制了消费者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6月份美国和欧洲经济急剧放缓,凸显出随着俄乌战争削弱全球增长以及高通胀促使各国央行提高利率,经济前景已变得非常黯淡。
海外市场需求回落意味着,中国无法像2020年初疫情最初暴发后那样依靠出口推动经济摆脱抗疫封控引发的低迷并强劲反弹。
眼下,中国首都北京正在努力应对新出现的一批新冠病例,该市设置了9,000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期望以频繁筛查防控疫情。中国其他一些城市也打造了类似的核酸采样和检测网络,要求居民进行常态化检测,而一些人对这些“核酸采样圈”的经济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担忧。视频中,《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副社长久保田洋子(Yoko Kubota)带你一览北京的检测点分布及采样过程,并粗略分析了中国坚持新冠清零政策的成本。封面图片来源:David Sahay for WSJ WSJ S Chinese
中国政府这次则寄希望于通过大手笔投资基建项目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不过许多经济学家怀疑大规模基建投资是否足以抵消房地产市场下滑以及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高于政府将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5月份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达到18.4%,创下新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6月份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7,较5月份的47.8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建筑业和服务业活动回暖。随着一些新冠限制措施取消,运输堵塞得以疏通,人们重新去商店购物、到餐馆就餐。
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非制造业PMI创下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之前由于深圳和上海等大城市实施封控,该指标连续三个月下降。该指标高于50表明活动扩张,低于50表明活动萎缩。
制造业活动恢复了扩张势头,但反弹幅度弱于经济学家预期。6月份制造业PMI为50.2,高于前月的49.6,但低于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分析师预期的50.5。
调查显示,总体生产上升,但新出口订单疲软,凸显出海外需求减弱。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他还表示,出厂价格下降,令部分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
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5%,尽管这与4月份同比下降8.5%相比有所改善。
跟踪服务业商务活动的分类指数从5月份的47.1飙升至54.3,而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建筑业商务活动分类指数升至56.6。中国国务院本周表示,今年1至5月份,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项目120个,公路网总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
另外,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周四对102家会员企业的调查发现,受近期的新冠疫情影响,44%的受访企业减少或推迟了在华投资计划,凸显出中国政府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给外企带来的压力。
根据这项在6月22日至24日期间进行的调查,46%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在解封后,由于员工短缺、供应和其他问题,生产困难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