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上最热一天、斯里兰卡危机、佩洛西传将访台遭北京抨击及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

图像来源,AFP

英国及欧洲的热浪在过去一周备受关注,这种在全球各地越发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从而引发很多对气候变化和相关问题前景的讨论。

俄罗斯在本月以维修管道为名,暂停北溪1号向欧盟输送天然气10天,BBC中文为你梳理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在俄国与西方能源博弈中的关键作用。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以及别具一格的“香港科技园公司20周年纪念活动”均在本周举办。一个反映着香港近年出版业和言论自由的变化,另一个则可能开启了对这座城市前景另一种可能的思考。

斯里兰卡的危机仍在持续,新总统上任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但这场危机是否和中国有关?中国自己也在疫情之下面临着继续“清零”与恢复经济之间的选择,甚至反映了高层可能存在的分歧。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Nord Stream 1 facilities in Lubmin, Germany

图像来源,Reuters

在乌克兰战争和西方制裁俄国的背景下,北溪1号对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的重要影响显现出来。

2022年7月,俄罗斯以年度维修管道为名,暂停通过波罗的海管道“北溪1号”向欧盟输送天然气10天,引发了西方国家的诸多矛盾和担忧。

虽然原将发展俄国欧洲能源关系重要一环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因为俄乌战争无限期停止了,但目前仍是俄国、欧盟关键能源管道“北溪1号”随即引发新的国际矛盾。

在乌克兰战争和西方制裁俄国的背景下,“北溪1号”的重要影响显现出来。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底通向德国的油气管道“北溪1号”,如何影响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

本文为你梳理“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在俄国与西方能源博弈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俄国与西方的矛盾和西方内部的矛盾。

李家超在香港科学园举行的2022年孵化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李家超在香港科学园举行的2022年孵化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7月6日,走进“香港科技园公司20周年纪念活动”的会场,不难感受到园区的活力,但一些细节,也能令人感受到这里与香港的距离。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商贸之都,踏上科技创新之路,却起步晚,困难多。但又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出席这场活动的香港新特首李家超说“没科创,没未来”。香港科技园行政总裁黄克强也说,“科创”对现在的香港来说不是一项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然而,香港要博一个“科创”的未来,却有必要先思考“为何搞科创?困难在哪里?如何走下去?”三个问题。

A member of the Queen's Guard wearing a bearskin hat receives water to drink during the hot weather, outside Buckingham Palace in London

图像来源,Reuters

英国在本周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最高气温首次超过摄氏41°。

英国气象局周一(7月18日)和周二在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发布了极端高温红色预警,从伦敦一直到约克和曼彻斯特。

19日英国时间中午,位于伦敦西部的希思罗机场地区气温就已经达到40.2度。英国其他地区也出现极度高温天气——英格兰其他地区、威尔士全境和苏格兰部分地区均发出橙色警告。

这与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的酷热天气相响应。全球人类正在经历剧烈的热浪、致命的洪水和山火,这些都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从而引发很多对气候变化和相关问题前景的讨论:

斯里兰卡反政府抗议者在科伦坡举行的抗议活动中举着标语,要求总统辞职。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斯里兰卡成为20年来第一个拖欠外债的亚太国家

斯里兰卡正陷于前所未有的深重的经济危机当中。这引发了大规模抗议,还令总统在逃离国家后辞职,新上任的总统将面对领导国家从危机中走出的艰巨任务。

多年来,斯里兰卡积累起了巨额债务。上月,它成为亚太地区20年来第一个拖欠外债的国家。

很多人归咎于前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在处理经济问题上采取了灾难性的政策,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只不过是加剧了其危害。

但是,全球都面临着同样的阻力——通胀加剧、利率飙升、货币贬值、债台高筑以及外汇储备减少——这些都对这一地区的其他经济体带来影响。

而中国一直是好几个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债主,因此可以在一些至关重要的方面控制它们的命运。不过,北京之前的借贷条款如何,以及可以如何重组这些债务,很大程度上都是不明确的。

在一些人看来,其他亚太国家似乎正处在相似的轨道上。

7月19日,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

图像来源,XINHUA

7月19日,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

近期,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刘鹤在不同场合释放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的信号。

7月19日,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举行了一场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会上他表达,深化多边国际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等意愿。

同一天,副总理刘鹤也以视频形式,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共同主持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会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即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等。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2.5%,距离全年5.5%的增长目标想去甚远。保障全年经济增长的压力累积到下半年,然而中国各地不时进入封城状态,为复苏过程带来不确定性。

此外,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提到,上述场合,中国官员都未提及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清零”政策,并就此认为反映出李克强与习近平在保增长还是“清零”上存在分歧。

香港书展展场内一位工作人员在整理摊位(19/7/2022)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本届香港书展开幕前,媒体曝光一些学校图书馆教师自我审查藏书有否违反《香港国安法》,并将“问题书本”销毁。

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病)疫情仍在持续,中国《香港国安法》生效已有两年的背景下,2022年香港书展7月20日开门迎客开卷,香港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主礼开幕。

今年的书展有其尴尬之处:中小学因此前“提前放暑假”抗疫措施下仍在上学……书展参展商组成也有变化,既有亲民主派政治类出版商被拒参展,也有从未缺席的书商首次放弃参展。

一年前仍是政务司司长的李家超强调要警惕有人透过文化、艺术渗透来鼓吹“港独”,一年后的新一届书展,被中国驻港机构官方媒体形容是“和平、和谐、有序”的一次书展。

已有32年历史的香港书展,再一次在荆棘中迈步。

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英国《金融时报》周二(7月19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将在8月访问台湾。

欧洲议会副议长毕尔(Nicola Beer)周二(7月19日)起访问台湾三日。台湾表示,这是欧洲议会高层首次正式访问台湾。同日,也有消息传出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将访台。

毕尔周二抵达台湾桃园机场时表示,“现在是坚定站在台湾一边的时候了”,她称欧洲和台湾是“民主国家大家庭"的一部分。

英国《金融时报》周二(7月19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将在8月访问台湾。

中国方面对佩洛西访台的消息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

BBC中文本周其它重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