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6日電)兼任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長張曉晶表示,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增加信貸投放以提振陷入困境的經濟,中國今年的宏觀槓桿率可能會上升到約275%,創下歷史新高。

彭博社報導,張曉晶在受訪時說,275%的宏觀槓桿率將較去年上升11.4個百分點。他並預測,中國的居民槓桿率也將上升2至3個百分點,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小。

宏觀槓桿率及居民槓桿率,分別是國家債務總額及個人債務總額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報導指出,中國先前的經濟刺激措施導致債務上升,並加劇金融風險,官方自2017年起曾努力控制槓桿率。

但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控制行動不但暫停,且逆向加大了經濟刺激力度。官方統計,2020年中國宏觀槓桿率攀升了23.6個百分點。

隨著今年疫情捲土重來和加強封控,中國政府宣布了新的「促增長」措施。但因房市持續低迷,官方仍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全年經濟成長率5.5%的目標恐難實現。

報導提到,鑑於提供經濟支持的選項有限,中國人民銀行已暗示刺激措施可能會著重「增加信貸」,而非降低利率。這從人行最近在季報中,沒有提到長期以來「保持槓桿率基本穩定」的承諾可看出。

這項報導說,由於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中國消費者一直不願增加更多債務。今年1至5月,中國家庭的中長期貸款有2個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下降。市場因此討論,中國是否會陷入日本1990年代般借貸不振的風險。

儘管如此,張曉晶認為,宏觀槓桿率的階段性上升「不會帶來巨大的風險」,人行的立場實際上是「經濟需要加槓桿」。且中國政府可能會透過發行特別國債增加槓桿,這可能「有助於促進經濟成長」。因此,他對中國今年的信貸戮長前景仍保持樂觀。(編輯:邱國強/陳沛冰)1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