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憂台灣建立心防 強化輸入反美日言論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1日電)網路訊息戰與國家安全論壇今天舉行,學者沈伯洋提到,中國對台灣傳遞的最大宗言論不是傾中言論,而是反美、反日及反西方國家,目的在建立對美不信任關係,因為中國最怕的就是台灣民眾建立起心防。
由台灣青年數位文化創新協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等單位合辦的「網路訊息戰與國家安全」國際論壇上午舉行,上午場由中央研究院士李德財、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明祺、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與資訊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等人出席。
在烏克蘭遭俄羅斯入侵後,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盟國均給予烏克蘭情報與軍備上的協助,因此外界關注,若台海戰爭發生,美國是否也會以各種方式協助台灣作戰。
曾怡碩指出,「台灣仍然是維持獨立作戰想定,並沒有想像會有任何外援」,以前他都認為沒有外援是假的,但後來「依照他的個人經驗、所參與的、可以講的與不能講的」,事實上都沒有任何外援,且美國仍維持戰略模糊嚇阻,因此台灣必須要像烏克蘭一樣,展現韌性與防衛決心。
針對俄烏戰爭給台灣帶來的啟示,曾怡碩提到,台灣必須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建設與戰力保存、應急與復原韌性的方案,更重要的,認知作戰從戰前、戰時到戰後都會存在,台灣平常雖對內不斷強調不要受到假訊息影響、提升媒體釋讀能力,但在戰時必須強化對外戰略溝通,並確保對外通訊管道。
沈伯洋指出,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並沒有傾中需求,因此中國對台灣傳遞的最大宗言論不是傾中言論,而是反美、反日及反西方國家,反觀俄羅斯也是相同手法,主要訴諸講美國、北約的壞話,讓外界漸漸不相信西方政權,最後反思到「俄羅斯也沒有想像中這麼差」。
沈伯洋強調,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破壞民眾的心防,建立對美的不信任關係,且這幾年來都在進行這樣的鋪陳,「因為中國最怕的就是台灣民眾建立起心防」。
陳明祺提到,訊息戰與認知戰並不是新名詞,歷史上亞歷山大大帝出征時也會有歷史學者隨行,這都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但近年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讓認知作戰有了更好傳播管道,而中國、俄羅斯是最會操作認知作戰的兩個國家。
身兼國安會諮詢委員的李德財在開幕致詞時也表示,值得台灣借鏡的是烏克蘭國防教育的紮實,當戰爭發生後海內外烏克蘭人願意從軍,這種不畏戰精神讓北約盟國願提供經濟及軍事協助,讓烏軍愈戰愈勇。
李德財指出,烏克蘭也在網路及媒體應用上發揮極致,適時公布戰場資訊,宣傳烏軍戰績和戰功,並報導烏克蘭人民流離失所,讓國際社會關注與同情,並呼籲西方國家給予俄國制裁,凸顯出不對稱作戰的關鍵。(編輯:翟思嘉)1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