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5日電)根據職業傷病防治年報,歷年常見職業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主,約佔通報數近半,勞動部勞安所今天說,設備運轉噪音也是噪音來源之一,勿忽略導致降噪效果不彰。

勞動部今天舉行例行業務報告,勞動部勞動及職業衛生研究所組長副研究員李昆哲於會中表示,雇主過去改善職場噪音,多會著重在降低空氣傳導的噪音,像是利用隔音材料針對噪音源進行遮蔽及阻隔,避免噪音藉由空氣傳導向外傳遞。

不過,李昆哲提醒,除了空氣傳導噪音外,設備運轉並經由結構體所產生的振動噪音其實也是噪音源之一,如果忽略這塊,可能導致整體降噪效果不彰。

李昆哲也說,根據109年職業傷病防治年報資料顯示,歷年常見的職業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主,約占總通報量的44.3%,其中製造業是最主要通報的行業別,主要原因除機械設備運轉噪音外,因機具設備運轉或敲擊所產生的振動傳遞到地面、牆面或天花板而引起的結構振動噪音,也是重要的噪音來源。

李昆哲表示,勞安所藉由歷年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彙整4大類型的結構振動噪音改善措施,包含雇主可以利用適當的隔振器(材料)對機具進行減振處理,或是運用阻尼材料降低機具或結構表面因振動所產生的噪音、運用金屬彈簧或橡膠等材料,降低管路與牆面的剛性連接及透過強化樓板剛性或增加支撐性,加強對重機具設備的隔振效果等。

李昆哲提醒,雇主如果希望讓職場有效降噪,務必要找到噪音源進行改善,看是一般噪音或是振動噪音,如果是具有旋轉性質、像是馬達等都是容易產生結構性振動噪音的機具,建議雇主可以留意底部基座進行隔震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結構性噪音,另外雇主在安裝大型機具時,也可以提前做好噪音改善設備,避免日後要降噪時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進行改善。(編輯:陳政偉)1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