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无视的战争—喀麦隆英语区危机 - 聚焦非洲
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5日抵达雅温得,对非洲三国喀麦隆,贝宁和几内亚比绍展开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在法国与俄罗斯对非洲政治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不过这不是本期节目的主题,让我们放下大国博弈,先来关注一下喀麦隆,这个人口近两千八百万,享有“小非洲“美誉的国家,这个独立后只经历了两位铁腕人物独裁总统的国家,正在经历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五年来,一场无法命名的流血冲突及重大政治安全危机正在喀麦隆英语区发生着,造成严重人道灾难,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无视。
众所周知,喀麦隆是个英语法语双语国家,但正如喀麦隆谚语所说:“喀麦隆是一个双语国家,但喀麦隆人不是双语国民。”
喀麦隆的原住民是说班图语的俾格米人。喀麦隆自 1884年起以保护地的名义成为德国海外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喀麦隆被英法两国接管。英国接管区靠近尼日利亚边境,约占喀麦隆面积的五分之一,称英属喀麦隆。法国获得了剩余五分之四的领土,称法属喀麦隆。1960年,法属喀麦隆获得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接下来,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英属喀麦隆的前途由全民公投决定,但公投只有两个选项,要么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要么与尼日利亚合并。在联合国的讨论中,英国以英属喀麦隆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为由,反对在公投中加入独立建国这个第三选项,因为英国自信英属喀麦隆人会选择并入英联邦国尼日利亚。当时,英属喀麦隆已分为南北两部分,1961年,英属南、北喀麦隆分别举行公投,结果是北喀麦隆并入尼日利亚,南喀麦隆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成立喀麦隆联邦共和国 。南喀麦隆就是今天的喀麦隆英语区。
合并之初,喀麦隆英语区在联邦制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占全国总人口20%的英语区与法语区的对等地位及自治权并未维持多久。1966年,喀麦隆联邦总统阿希乔推动政改,将喀麦隆所有政党整合为喀麦隆民族联盟 (UNC),该党成为国家唯一合法政党,喀麦隆自此从联邦制政体转型为一党极权专制政体。阿希乔为确保统治权,曾在法国政府的秘密支持下,对一切反对者进行血腥镇压,他的继任者,统治喀麦隆迄今四十年的89岁现任总统保罗·比亚继承了阿西桥的铁腕独裁统治模式。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区精英与知识分子就不断抗议被中央政府边缘化,要求恢复联邦制。在法语区占据政治主导权的情况下,英语人口在参与政治、获得教育机会、报考国家公职等方面长期面临不平等与隐性歧视。英语区与法语区的矛盾不断升级。2015年,英语区与中央政府的矛盾骤然升温,导火索是中央政府任命了一批法语教育背景和大陆法系法律背景的法官赴英语区任职。该决定引发了英语区律师群体的反弹。2016年底,英语区律师与教师联合发动了示威游行,结果遭政府镇压,多人伤亡,英语区危机由此开始。接下来的一年,政府将英语区危机定性为“内部紧张局势”,并据国内反恐法抓捕示威者,对新闻,言论,结社集会实施严控。2017年10月,分离主义组织宣布英语区独立,成立 “亚巴佐尼亚共和国 ”(“Republic of Ambazonia”),并组织发起和平请愿,结果遭到血腥镇压—至少三十人被枪杀,数百人被捕。面对残酷的镇压,温和的声音逐渐让位于主张与中央政府进行武装斗争的人。英语区危机进入武装冲突阶段。
当前英语区的分离主义势力,由联邦派和独立派两个政治上相互竞争的派别构成,他们各自掌握着一部分武装,资金主要来自英语区海外侨民的捐赠。根据西蒙-斯克约特防止种族灭绝中心的报告,2018年和2019年,喀麦隆国防军对英语区发动大规模维稳行动,国防军声称英语人口作为一个整体正在向分离主义组织提供援助,因而使用“焦土战术”,包括夷平涉嫌庇护分离主义者的村庄。据加拿大拉乌尔·沃伦伯格人权中心的报告,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两百多个村庄被摧毁,这表明当局授权使用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使用过的反叛乱法,目的是通过打击被认为与分离主义团体关系密切的村庄,将叛乱分子与民众隔离开来。
另据来自联合国难民署的报告,喀麦隆英语区内战,迄今已造成6千多人死亡,超过64万平民逃离战区,近7万人逃往尼日利亚避难,57万人转移到喀麦隆其他地区。根据非政府组织国际冲突事件统计项目提供的数据,仅2021年,喀麦隆就发生了249起武装冲突、219起针对平民的暴力事件和38起袭击事件。交战双方都犯下严重侵犯人权罪行。
由于喀麦隆当局的大量游说,以喀麦隆内政不容干预为由,阻止将这一危机提上任何国际或区域组织议事日程,使这场危机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