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主要盟友联手对抗中国
美国及其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盟友正联合起来对抗中国,它们都将中国视为安全挑战,而且中方在乌克兰战争中对俄罗斯的支持更是令人不安。
作为美国最亲密印太盟友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了本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年度峰会,这是迄今为止的首次。
北约周三发布的最新安全概念也首次将中国单列出来,称中国公开声明的雄心和胁迫性政策对西方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
虽然这些盟友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扩大的正式联盟,但它们的合作使日本和澳大利亚等长期以来直面中国力量展示的国家与欧洲国家站到一起,这些欧洲国家曾倾向于将中国视为一个经济机会,但最近对中国的强硬姿态显示出反感。
现任和前任官员说,考虑到俄乌战争和中俄伙伴关系,这些盟友认为它们的安全息息相关。这些国家都是实行市场经济的民主国家。
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官员、现为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亚洲研究教授的Evan Medeiros说:“人多力量大”。Medeiros说:“现在,欧洲领导人似乎已放弃了对中国的幻想,亚洲的决策者希望争取欧洲的合作,与中国进行长期艰巨的战略竞争。”
官员和国际事务分析人士表示,更紧密的合作可能会考验这些盟友能否平衡两方面的挑战:一边是欧洲和美国眼中来自俄罗斯的愈发严峻的威胁,另一边是这些盟友眼中中国构成的较长期挑战。
本周的北约峰会主要聚焦于该组织将如何对抗咄咄逼人的俄罗斯,无论是在当前由乌克兰问题引发的冲突中,还是就长期而言。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同意在欧洲加强军队战备,并把更多军力部署在最东边的一些成员国;这些国家曾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俄罗斯认为它们在其势力范围内。
美国总统拜登在于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宣布,美国将在包括波兰、西班牙和英国在内的北约国家部署更多军事人员和装备,加强对欧洲的安全支持。封面图片来源:Susan Walsh/Associated Press WSJ S Chinese
本周早些时候,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 简称G7)领导人在另一场峰会上也讨论了俄乌战争,以及如何减轻战争对全球能源、食品等市场的影响。这些领导人在谈到中国时还使用了一些尖锐的言辞,并敦促中国为国际安全作出贡献,避免威胁、胁迫、恐吓或使用武力。
这两次峰会都提及有必要与中国接触,一些欧洲盟友仍对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俄罗斯一边保持警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三在马德里峰会第一次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美国官员表示,欧洲和亚洲盟友们的通力协作,应有助于应对中俄叠加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英国等一些北约成员国派遣船只和飞机进入中国周边海域和空域,与美国一道质疑中方声称要管治这些区域用途的说法。官员们称,北约欧洲成员国加强防御的承诺应会让美国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亚洲。欧盟和美国也已开始协调行动,限制中国获得关键技术。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Amanda Sloat上周表示,与欧盟的合作以及“北约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包括这一印太伙伴关系,都显示出双方在中国威胁问题上立场不断趋近,同时我们也正对俄罗斯挑战作出极为实时的反应”。
中国对这种更多的关注感到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二称北约的战略文件是“新瓶装旧酒”,“实质上没有改变制造假想敌、搞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
上述盟国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与俄罗斯结成了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都认为全球秩序向美国势力倾斜,出于对这种情况共同的厌恶,两人可谓惺惺相惜。
2月4日,即俄军对乌克兰发动攻击三周前,习近平和普京联合发表了一份长达5,000字的声明,批评美国及其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的联盟损害了中俄的安全利益。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在口头上继续力挺俄罗斯,但美国官员称中方似乎没有提供实质性的物质支持、也没有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习近平在上周金砖国家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暗批美国与北约扩张导致了乌克兰战争。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
习近平表示,扩张军事联盟,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安全,必然会陷入安全困境。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洲项目主任Janka Oertel称,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特别是习近平2月份与普京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实让欧洲人感到不安。
虽然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十年已经恶化,但欧盟国家、特别是像法国和德国这样的主要成员国,往往认为经济交往比安全关切更重要。
然而,欧洲对华态度在最近几年开始发生改变。欧盟在2019年将中国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双方在诸多层面上摩擦不断,比如中国谋求主导5G通信技术、新疆和香港的人权问题,以及立陶宛因与台湾的关系遭受的经济压力等。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还委托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敦促北约投入更多资源应对中国构成的安全威胁。
Oertel表示,如今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欧洲和中国的相关对话正朝着与美国相同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对华采取更强硬立场。
在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夫人彭丽媛的陪同下乘高铁抵港。这是他两年多来第一次前往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等人在车站迎接,一些整齐列队的学生在一旁举旗高喊“热烈欢迎”。习近平发表讲话说,“香港浴火重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他的这一访问也正值中央政府推行“港版国安法”压制异见两周年之际。封面图片来源:CCTV WSJ S Chinese
美国官员表示,欧洲正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这一点在习近平与普京发表联合声明和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因此更容易拉拢欧洲与印太盟友加强合作。
前述新的北约战略文件提到了中俄两国之间不断加深的关系、以及中国的网络行动及其对技术、关键基础设施、战略性材料和供应链的掌控所构成的威胁。
美国驻北约大使史密斯(Julianne Smith)表示:“我们正见证这种盟友关系,我们目睹中俄两国经常共用各种不同的策略,以及中俄是如何鹦鹉学舌般复述对方释放出的一些信息。”史密斯称,北约发现自身正设法应对这样一个战略环境,这也正是前述对话中很有分量的交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