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期结束后,中国AI巨头商汤股价接近腰斩

商汤科技上海办公室外。这家人工智能公司尚未盈利。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enseTime Group Inc. ,0020.HK, 简称:商汤)股价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近120亿美元,一些投资者在六个月的禁售期结束后匆匆撤离。

去年12月份,尽管被美国列入投资黑名单,商汤仍推进其香港IPO交易。为完成交易,该公司依靠了一些大投资者,后者承诺在六个月内不出售其股票,不过禁售期已于周三结束,同时解禁的还有其他一些早期投资者持有的限售股。

根据FactSet的数据,商汤的股价周四大跌47%,至每股3.13港元,市值降至相当于约134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几家投资者之前已经准备通过大宗交易来大幅减持商汤头寸。

商汤发言人称,该公司不便就股价发表评论,但相信其长期增长和价值将得到投资者认可。他说,我们的技术受到许多行业垂直领域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我们相信这些将继续吸引市场的关注,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在周四开市前的一份公告中,该公司表示,一些高管,包括执行主席徐立和首席科学家王晓刚,已经自愿将他们的股份禁售期再延长六个月。该公司称“乃为表达彼等对本集团长期价值及前景的信心”。

商汤表示,在12月29日之前共计有超过28%的股份禁售,包括共同创立该公司的亿万富翁学者汤晓鸥所持有的股份。

去年年底,商汤在中国科技股动荡之际下调了IPO目标规模。在美国财政部将其列入支持中国军方的公司名单后,商汤被迫短暂推迟了这桩IPO。美方此举意味着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商汤股票。商汤驳斥了美方的这一指控。

商汤很快恢复了股票发行,并引入了国资投资者来帮助完成这项交易。九位基石投资者认购了商汤IPO中近60%的股份,按当前汇率计算,商汤此次IPO筹资约8.48亿美元。基石投资者承诺购买固定金额的股票,并在固定期限内持有这些股票。

这种交易架构意味着,商汤的总股份中只有相对较小的比例可以被随时买卖。该公司股票在上市后最初的几个交易日内大幅上涨,市值在1月初达到约350亿美元的峰值,之后在接下来的数月里稳步走低。

商汤还拥有许多外部投资者,他们参与了该公司IPO前的12轮融资,其中包括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旗下风投部门以及日本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的Vision Fund。这些投资者所持股份中至少有一半也受到六个月禁售期的限制。

根据1月份的公告,Vision Fund持有商汤逾14%的股份。

商汤还没有实现盈利。该公司2021年运营亏损达5.57亿美元,尽管当年收入猛增36%至7.0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