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即日起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互换通”
图片来源:SHELDON COOPER/ZUMA PRESS
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中国政府连续发放大礼包。
中国央行周一一大早公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以利于境外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公告,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统称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和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即香港基础设施机构)开展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
“互换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制安排。
央行称,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
中国央行表示,“互换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稳步推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丰富境外投资者参与渠道,便捷其进行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风险对冲。
可交易标的初期为利率互换产品,其他品种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开放。
央行称,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后,“互换通”正式启动。
近些年中国政府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同时加强和香港相关合作,先后推出内地与香港市场股票通、债券通与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间跨境理财通,以及今日正式开始交易的ETF互联互通,其中,2017年以来“债券通”南北向通的先后推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4万亿元,约占全市场总托管量的3.5%。随着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持续增加。
中国央行今日同时公告,近日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协议长期有效,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人民币/5900亿元港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以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稳健发展。
刚刚过去的7月1日为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香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大会。
(本文来自道琼斯中文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