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通胀升温,央行加息压力倍增

韩国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创下了20多年来的最高值。

图片来源:WANG YILIANG/ZUMA PRESS

James Glynn发自悉尼 /

Jason Douglas和Kwanwoo Jun发自新加坡

通胀加速正席卷整个亚太地区,人们由此预计,政策制定者需要继续提高借贷成本才能遏制物价涨势。

澳大利亚央行周二连续第二个月加息50个基点,这是在预警通胀尚未见顶。继5月和6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后,澳大利亚央行周二将官方隔夜拆款利率从0.85%进一步上调至1.35%。该央行行长菲利普.洛(Philip Lowe)表示,加息将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的供需平衡。

与此同时,韩国和菲律宾等一些国家的通胀率节节上升,引发了对亚太各国即将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亚太地区的物价涨幅一直落后于欧美已升破8%的通胀率,但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警告称,目前物价上涨速度快于预期,给家庭和企业带来压力。

包括汽车、汽油、家具和食品杂货在内的一系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均有上涨。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我们预计通胀形势在好转之前会进一步恶化。”

当前各国央行纷纷走出超低利率时代,菲利普·洛说,澳大利亚央行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采取更多措施,使货币条件正常化。澳大利亚央行的最新加息举措使其与美联储等全球其他一些央行步调一致,美联储上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提高了0.75个百分点,这是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

亚洲多数央行已开始加息以抗击通胀,经济学家预计未来数月会有更多加息行动,以使通胀压力得到控制。

去年韩国成为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加息的亚洲发达经济体。韩国央行今年5月份加息0.25个百分点,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75%,这是该央行自2021年8月以来的第五次加息,该行还暗示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加息。

分析人士对韩国央行将大力加息以抑制通胀的预期升温,他们预计该央行下周将把政策利率提高0.50个百分点,而不是通常的0.25个百分点。

巴克莱(Barclays)经济学家表示,预计菲律宾央行和泰国央行将在下个月升息。泰国央行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按兵不动的央行之一,该行官员给出的理由是对经济增长感到担忧。

亚洲通胀背后的推手是石油和食品价格的变动,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西方因此对俄实施制裁后,石油和食品价格急剧上涨。

近期,美国通货膨胀数据再度攀升,创下逾40年来新高,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华尔街日报》的Dion Rabouin分析了通胀飙升的原因,他说,在疫情、战争等因素外,迟迟不加息的美联储、没能有效支出财政资金的总统与国会、以及追逐利润的巨头企业都与之脱不了干系,此外,普通消费者其实也参与了其中一环。封面图片制作:Ryan Trefes WSJ S Chinese

此外,美国利率上升正推动美元上涨,压低了亚洲国家货币币值,并推高了进口成本。随着疫情消退,工厂、商店和旅游景点的活动回升,一些国家的国内物价和工资水平也面临越来越大的上涨压力。

韩国统计部门周二称,韩国6月份通胀率创下20多年来的最高值。这使得韩国央行更有可能为抑制物价飙升而进行比往常更大幅度的加息。基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6.0%,高于5月份5.4%的升幅,创下自1998年11月以来的最大同比升幅,也超过了5.9%的市场预期中值。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菲律宾6月份同比通胀率升至6.1%,而泰国6月份同比通胀率为7.66%,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简称Amro)上调了对东盟+3地区的通胀预期,同时下调了短期增长预期。该机构称,之所以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是考虑到全球财政状况趋紧以及中国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东盟+3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以及中国(含香港)、日本和韩国。

一些国家的通胀问题要严重得多,因为投资者对沉重的债务感到不安,使这国家的货币遭受重创。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和老挝6月份同比通胀率分别达到21.32%和23.6%,斯里兰卡5月份同比通胀率触及45.3%。

预计定于周六出炉的数据将显示中国6月份CPI涨速也略有加快,尽管与世界许多其他地区相比,中国整体通胀压力仍然不大,反映出国内支出疲软和对某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严格控制。中国5月份CPI同比上涨2.1%。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菲利普·洛表示,澳大利亚通胀率虽然高,但不像其他许多国家那么高。

澳大利亚央行预计今年通胀率将升至7%,远高于其设定的2%-3%目标区间。菲利普·洛称,虽然通胀率上升主要源于多个全球性因素,但国内的低失业率、旺盛的需求和近期的洪水也助推了价格涨势。

他表示:“央行政策委员会致力于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澳大利亚的通胀率未来能逐渐恢复到目标水平。”

澳大利亚央行已警告称,由于国内极度紧俏的就业市场刺激了更大的涨薪需求,类似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薪资-物价螺旋上升的风险正在增加。

澳大利亚失业率已降至50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求职人数与职位空缺数之比已达到接近1:1。预计紧俏的劳动力市场将催生薪资加速上涨,从而进一步刺激通胀。

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Commission)在6月份将国内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了5.2%,澳大利亚央行担心此举将反映到整个经济的薪资谈判协议当中。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将继续加息,直到2023年初隔夜拆款利率达到2.0%-2.5%的中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