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简报:肖钢: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及科技公司的合作

图片来源:REUTERS

**马云计划放弃蚂蚁集团控制权**

--据《华尔街日报》,知情人士表示,亿万富翁马云计划放弃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引消息人士,马云计划放弃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这是这家金融科技巨头在一年多来承受极大的监管压力之后,强化与关联公司阿里巴巴隔离的举措之一,但也意味着其重启IPO的时间将推迟一年甚至更久。按中国证券法规,企业实控权变更后2-3年内不能上市,香港则为1年。

**每日优鲜App已经无法下单,无客服在线**

--每日优鲜App已经无法下单,虽然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购物车,但是在结账页面显示“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新浪科技更换了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均显示无货原因无法购买。新浪科技欲就每日优鲜剩余储值款问题咨询在线客服,却发现客服页面显示暂无客服在线,仅支持留言。但正常情况下当前仍处于客服服务时间,客服对话页面也显示客服服务时间为9:00-22:00。对此问题,每日优鲜方面表示App未停止运营,但未就无法发货问题具体回应。

**百胜中国半年纯利1.83亿美元跌55.5% 派中期息12美分**

--百胜中国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营业额47.96亿美元,按年跌4.2%。纯利1.83亿元,按年跌55.5%;每股盈利43美分。派中期息12美分。单计第二季,营业额21.28亿元,按年跌13.2%,纯利8,300万元,按年跌54.1%;每股盈利20仙。季内新开设246家门店,净新增53家门店,主要受肯德基和必胜客品牌发展的推动。公司2022财年的目标保持不变,预期净新增约1,000至1,200家门店,资本支出在约8亿-10亿元。截至6月底,公司仍有约12亿元的回购授权可用于未来股票回购

**名创优品批驳BLUEORCA的沽空报告:指控毫无根据**

--名创优品发布公告批驳BLUEORCA的沽空报告,重点回应做空机构Blue Orca提出的三大质疑。公告表示,该报告关于公司特许经营业务模式的指控毫无依据;关于指控叶国富主席通过一系列房地产交易挪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亦毫无依据;关于公司业务前景的描述毫无依据。关于指控的内部人注册门店,实为称系提供行政性协助,降低授权费,则有助于拓展门店,门店关闭方面,该报告引用了数家媒体几年前报导的不准确的闭店数据。

**理想ONE被曝底盘零件碎裂 行驶过程出现异响**

--据银柿财经,日前,有理想ONE车主上传视频称,在行驶过程中理想ONE出现故障,车身出现明显异响,底盘后方零件碎裂。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在掉头过程中动力中断,无法继续行驶,车主在车辆行驶路径上发现疑似底盘的散落零件,以及流出的机油。随后,车主叫来了拖车将故障车辆进行拖离,一旁有在现场的人士称:“该车辆噌噌噌地响,我都怕它炸开了。”记者就此事联系理想汽车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蔚来:充电桩建设总数超10000根**

--7月29日,据蔚来发布消息,随着蔚来深圳曙光科技大厦超充站投入运营,全国蔚来充电桩总数超10000根,覆盖269座城市。目前,蔚来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建成换电站1039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264座)、充电站1757座(充电桩10071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55万根。

**腾讯发布全链路智慧高速解决方案**

--腾讯宣布,发布涵盖全链路的智慧高速解决方案,帮助实现高速公路的全天候通行、全数字管控和全方位服务。该智慧高速解决方案由腾讯交通OS系统及实时数字孪生技术所驱动,可实现交通基础物理设备和系统互联互通,以及业务流程自动化,更可在可视条件不佳情况下提供车道级导航的交通引导服务,期望为高速出行参与者提供安全、高效、绿色高速驾驶环境。

**比特币和以太币有望录得2021年以来最佳月度表现**

--据新浪科技,比特币7月迄今已涨28%,以太币涨了72%。当前比特币报24,141美元,以太币报1,740美元。

**报道指中证监回应与美证交会:加强合作解决审计问题**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表示,美国及中国官员必须尽快就中国公司审计文件问题达成协议,以避免中概股被除牌。《彭博》引述中国证监会回复指,注意到Gary Gensler的讲话,声明表示中美双方监管部门正在就审计监管合作进行坦诚、务实的谈判磋商,将通过加强合作解决有关审计监管问题。

**肖钢: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及科技公司的合作**

--据澎湃新闻,证监会原主席肖钢29日参加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时表示,虽然各国金融发展阶段和监管制度有所不同,金融数据治理也有差异,但在促进金融数据治理生态建设上是趋同的。要进一步落实金融机构的职责,明晰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数据中台建设,着力解决内部与外部交互和响应接口增多,与业务体系复杂安全的矛盾等难点痛点,切实搞好数据架构的规划与实施。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以及科技公司的合作,对主要服务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科技企业(平台)加强市场准入管理,落实金融数据共治的责任与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实体企业和个人参与金融数据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参与主体信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道琼斯中文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