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交副大臣關切台海情勢 籲中國和平解決分歧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6日專電)主管亞洲和中東地區事務的英國外交副大臣米林正在紐西蘭進行訪問。她在一場有各國外交官出席的演說表示,英國十分關切台海和平穩定,呼籲中國以和平手段解決兩岸分歧。
G7小百科
- 原為8大工業國參與,成員包括法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及俄羅斯,但自2014年起,俄羅斯因占領克里米亞被排除在外
- 創始於1973年的5大工業國組織,包括美國、日本、西德(現德國)、法國、英國
- 義大利於1975年加入成為6大工業國組織
- 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成為7大工業國組織,每年召開峰會商討國際社會面臨之主要政治和經濟問題
- 俄羅斯於1991年起參與G7峰會的部分會議,1997年至2014年曾被接納成為第8個成員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2日至3日訪問台灣,北京至今持續藉故對台軍演。G7各國外長3日偕同歐盟發布聯合聲明,關切中共的威嚇行動。
米林8日啟程訪問澳洲、萬那杜和紐西蘭等大英國協成員國,期間並宣布英國將在暌違近20年後,於2023年對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首府伯斯(Perth)重新派任總領事。此前英國已在南太平洋增設高級專員公署(大英國協成員國互設的外交代表機構,相當於大使館),總數已達3年前的2倍。
英國目前在南太平洋有6個高專署,位於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東加、薩摩亞、萬那杜。英國外交部表示,強化區域內的外交、經貿和安全部署符合「向印太傾斜」及打造「全球自由網絡」的政策方針。
中共在太平洋持續擴張的影響力及強勢專斷作為日益引發英、美等國警戒。美國近期也在南太平洋增設外交代表機構。今年6月,美國與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共同成立非正式聯盟「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以共同增進與太平洋島國的連結。
訪問紐、澳等國前,米林代表英國出席8月上旬在柬埔寨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長會議,並與東協簽署協議,內容包括強化投資貿易與網路、海事等領域的安全防衛合作,以及今年內在新加坡新設「英國國際投資公司」(BII)辦公室。英國去年8月成為東協對話夥伴。
米林15日在英國位於紐西蘭首都威靈頓(Wellington)的高專署演說指出,民主制度如今遭遇攻擊,專制統治者與獨裁者正試圖侵蝕主導英國及其盟友生活方式的價值觀。疫情、衝突與氣候變遷也正破壞各國民眾生活。
她說,相關挑戰只能透過攜手合作解決,英、紐跨越海洋的情誼如今較以往更重要。
CPTPP 小百科
-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原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是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
- 內容:奠基於TPP,包含貨物貿易、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與競爭政策等。透過開放市場、打擊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區域經濟整合,欲消除成員國之間超過98%的關稅,鞏固及加強各成員國的優勢產業地位。
- 成員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
- 緣起: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為優先保障國內就業機會宣布退出TPP,日本、加拿大等11國持續推動並於2018年3月完成簽署,改名為CPTPP。 CPTPP已於2018年12月底生效,其中8國已完成批准程序(墨、日、星、紐、加、澳、越、秘),另有3國尚未完成批准(汶、智、馬)。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米林指出,英國與紐西蘭皆致力透過國際貿易體系在全球推進並維護法治原則,也將努力確保各國主權獲保障、免於侵略和經貿脅迫,無論國家規模大小。(編輯:黃自強)1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