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新疆實施強迫勞動如同奴役違反人道

(中央社日內瓦17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UN)一名獨立專家的報告做出結論,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少數民族在農業和製造業等部門遭強迫勞動的情況,且部分情況可能相當於「奴役,構成違反人道罪」。
法新社報導,北京當局曾被指控在新疆拘留上百萬名維吾爾人等穆斯林少數民族,並強迫女性絕育和強制少數民族勞動。
什麼是種族滅絕?
種族滅絕(genocide)最早由波蘭籍猶太法律學者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指人為、系統性、有計劃性對一個或一些種族、民族、宗教或人民團體進行全部或局部屠殺。(法律學者對於「局部」的程度仍存在爭議)
聯合國大會1948年12月9日通過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簡稱CPPCG條約,於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2條對種族滅絕行為定義如下: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國族、族群、種族或宗教團體,犯有下列行為之一者
- 殺害該團體成員。
- 致使該團體成員在身體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
- 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 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員生育。
-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國際上的現代奴役狀況小檔案
「2017年全球奴隸指數」估計,全球約有4030萬人的「現代奴役」,他們可能受到人口販運、性剝削、強迫勞動、強迫結婚、家庭奴役,以及強迫犯罪等。而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包括電腦、手機和衣服,可能有一部分是由奴工製造。
最新的「2018年全球奴隸指數報告」公布,現代奴役人口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估計13億人口中有800萬名奴隸。第2到第5名分別是中國、巴基斯坦、北韓和奈及利亞,奴隸人口占全球60%。而依現代奴役人口比例而言,前五大國家依序為北韓、厄利垂亞、蒲隆地、中非共和國、阿富汗,比例最高的北韓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淪為現代奴隸。
其一是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中心制度,在此制度下,少數民族遭到拘留並被安排臨時工作。另一制度則是試圖透過轉移勞動力減輕貧困程度,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第二或第三級產業工作」。
報告說:「雖然這些計畫可能可以為少數民族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其收入…但特別報告員認為,許多案例有強迫勞動的跡象,受影響的群體並非自願勞動。」
報告也指出,中國對勞工行使的權力性質和程度,包括過度監視、惡劣的生活及工作條件,有些情況可能「相當於奴役,構成違反人道罪,值得進一步單獨分析」。
報告指出,西藏自治區也存在類似的勞動力轉移制度,該區的「計畫主要是將農牧民等農村勞工轉移到低技能、低收入的崗位」。
特別報告員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任命的獨立專家,但並不代表這個世界機構發言。
中國長期以來堅稱在新疆開設職業培訓中心的目的是打擊極端主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訪問新疆,稱新疆在改革和發展方面「進步很大」。
今年5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在中國展開為期6天的罕見訪問,此行曾前往新疆,她也會見了習近平。
巴舍萊的訪問之旅遭美國和主要人權團體批評,稱她對北京的態度不夠堅定,亦有評論家表示,她這次訪問中國更像是一名外交官,而非一名人權捍衛者。
巴舍萊將在本月底卸任,在此之前,她將發布一份眾人盼望已久的新疆人權報告。(實習編譯:許珈瑜/核稿:林治平)1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