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T05:25:42.418Z
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正在使用的猴痘疫苗(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法新社週三(8月17日)報導,一項研究證實法國出現首例的「人傳狗」猴痘病例後,引發各界對病毒出現變異的擔憂。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感染猴痘的人應避免讓動物接觸病毒。

法新社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週發表報告指出,法國出現首例「人傳狗」的猴痘病例。據稱,兩名住在法國巴黎的男子,傳染給了他們飼養的的義大利靈緹犬(Italian Greyhound)。男子出現猴痘症狀後12天,其寵物也有病灶並確診感染。研究報告作者研判,可能是因為寵物和主人睡在同張床所致。

世衛組織猴痘技術負責人劉易斯(Rosamund Lewis)說:「這是首例人傳動物的報告」,也是首例犬類動物感染的病例。

劉易斯說,專家們已經意識到病毒跨物種跳躍可能發生的風險,並補充說公共衛生機構已經建議那些患有這種疾病的人「與他們的寵物隔離」。

她強調為了降低家庭以外的嚙齒動物和其他動物感染,患者的「廢棄物管理相當重要」。

病毒可能出現變異?

法新社分析,當病毒跨越物種屏障時,會有發生危險變異的可能,這將引起人們擔憂。

但劉易斯強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猴痘出現其他跨物種傳播的報告。但她也承認,「一旦病毒進入不同人群的不同環境,顯然它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發展和變異」。

世衛組織目前主要關注圍繞家庭以外的動物。「更危險的情況是,病毒可以進入動物密度高的小型哺乳動物種群」,世衛組織緊急情況主任瑞安(Michael Ryan)說。「正是通過一隻動物感染下一隻動物的過程,你才能看到病毒的快速進化。」

瑞安進一步說:「我預計病毒在一隻狗身上的進化速度,不會比在一個人身上更快」,因此「寵物不是風險」,但人們仍「需要保持警惕」。

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猴痘疫苗施打中心(資料照)

已造成全球大流行

猴痘最初是在1958年在丹麥為研究而飼養的猴子身上發現的,儘管它最常見於囓齒類動物身上。

該病於1970年首次在人類中發現,此後傳播主要限於某些西非和中非國家。但在今年5月,導致發燒、肌肉酸痛和大面積癤狀皮膚損傷的病例,開始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主要是男同志或雙性戀男性。

世界衛生組織稱,自今年年初以來,已在92個國家確認了超過35000例病例,並有12人死亡,世衛組織已將此次疫情指定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僅在過去一週,猴痘的全球病例數就增加了20%,聯合國衛生機構敦促所有國家採取更多措施來控制傳播,包括確保高危人群,能夠獲得醫療服務和防疫資訊。

目前已有一種原本是為天花開發的疫苗,現已用來對抗猴痘,只是數量仍供不應求。

劉易斯說,在當前爆發的疫情中,關於疫苗在預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的數據仍然很少。雖然尚未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但她說有報導稱接種疫苗後出現突破性感染,表明「疫苗不是100%(有效)」。

美國一個驗出猴痘病毒陽性的試管(資料照美國一個驗出猴痘病毒陽性的試管(資料照)

她指出1980年代的有限研究表明,當時使用的天花疫苗可能對猴痘提供 85%的保護,因此出現突破性病例「並不令人意外」。

「這提醒我們,疫苗不是靈丹妙藥」,她說。

WHO考慮將猴痘改名

路透社報導,為猴痘重新命名的壓力越來越大,部分原因是批評者說它具有誤導性,因為猴子不是最初的動物宿主。有科學家在6月聯合撰寫一份立場文件,呼籲使用「中立、非歧視和非污名化」的名稱取代猴痘,因為他們擔心這個名稱可能會以種族主義的方式使用。

目前最受歡迎的建議之一是Mpox,這是由男性健康組織RÉZO的主管米列羅(Samuel Miriello)提交,RÉZO已經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外展活動中使用該名稱。

他說:「當你刪除猴子的圖像時,人們似乎會更快地理解有緊急情況,和需要認真對待」,他說。

另一項提案TRUMP-22 似乎是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他使用有爭議的術語「中國病毒」來形容新的冠狀病毒,儘管其作者說它代表「2022年未知神秘來源的有毒皮疹」。

世界衛生組織的任務是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為現有疾病分配新名稱。目前該組織已重新命名猴痘病毒變種或進化株,從非洲地區改以羅馬數字表示。

世衛組織發言人柴布(Fadela Chaib)週二(16日)表示:「我們為猴痘找到一個新名稱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最好的做法,不要對道德團體、地區、國家、動物等造成任何冒犯」。

「世衛組織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找到一個不被污名化的名字」,她補充說,但目前該組織沒有給出重新命名的時間表。

(法新社、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