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T10:42:46.023Z
位于华尔街的交易所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8月26日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美中双方此次签署的是一份"初步协议","虽然这很重要,但这份框架文件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小步。"根斯勒强调,只有当美国证监机构能够完全监管和核查中国境内的审计公司时,该协议才会有意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200多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企业继续使用中国的这些审计公司,将会面临在美证券交易禁令。"

中美双方就审计监管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投资者依然能购买重要中资企业的股票,同时也能受到完整的企业审计之保护。

按照计划,美国的证监机构将在9月中旬之前向中国派遣检查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将在年底前查证中国政府是否依旧阻止美方查阅审计底稿。如果这一猜测被查实,将可能导致美方出台中资企业股票交易禁令等措施。

美国投行Evercore ISI 的分析师马库斯(Tobin Marcus)在给客户的一份通知中说:"美中签署协议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消息,是避免中国公司在美国大规模退市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马库斯也指出,"交易只是避免退市的第一步。美国检查员需要前往中国并完成检查。"马库斯强调,检查可能需要几个月。

中国证监会也在8月26日晚间的一份声明中指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通过加强合作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符合市场的期盼和预期。下一步双方将根据合作协议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日常检查与调查活动,并对合作效果作出客观评估。如果后续合作可以满足各自监管需求,则有望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从而避免自美被动退市。"声明还强调,根据这份最新协议,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

位于北京的中国证监会

持续十多年的争端 

由于中国政府担心海外机构检查中企审计底稿会引发国家安全问题,围绕在美上市中资企业的审计争议已经延续了十多年。数十家中资企业曾经遭到美国交易所的停牌乃至摘牌,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即使提交财务报告。至少有二十余家中资企业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欺诈或会计指控,但是由于美国证监机构无权查阅中国境内的审计底稿,调查工作停滞不前。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说法,新协议将允许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检查员直接与中方审计公司的所有人员进行访谈,且能查阅未经删减的完整审计工作文件。而中国证监会则强调,"合作协议对于审计监管合作中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处理和使用作出了明确约定,针对个人信息等特定数据设置了专门的处理程序,为双方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的同时保护相关信息安全提供了可行路径。"中国证监会还提到,"近期已经完善了境外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规定,对规范审计工作底稿信息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为上市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依法依规保管和处理涉密敏感信息提供了更加细化和可执行的指引。"

就在8月早些时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宣布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撤牌,但并未表明这与中美审计纠纷有关。这三家大型国企的理由是:其股票在纽约的交易量很小,而且在外国市场遵守法规的费用很高。

近期,中美正因台海、乌克兰、人权、贸易等诸多问题而摩擦不断,而此次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似乎展现了双边关系的缓和迹象。熟悉金融市场以及美国制裁法规的上海元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詹凯对路透社表示,协议表明"尽管依然存在挑战,但双方都有解决争端的强烈意愿。尽管中美竞争,但合作并没有完全破裂。" 詹凯同时也警告说,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双方很容易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发生冲突,所有依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美联社、路透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