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2022 - 14:13

中国军队围绕台海周边的军事演习预定今天结束,各方密切关注下一步会产生怎样的联动效应。东盟外长会议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同时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克制,唯恐台海危机升级影响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大计。

泰国通讯社援引柬埔寨金边消息报道,为期3天的第55届东盟外长会议(AMM-55)及相关会议周五落幕,会议通过了大约30份区域合作文件,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等诸多领域。东盟各国外长在联手应对新冠疫情和确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上达成共识,各方发布联合公报指出:“RCEP 将为东盟经济复苏战略做出巨大贡献,继续支持本地区开放、包容的贸易投资架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议于 2022 年 1 月 1 日生效,包括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5个亚太地区国家,旨在提高东盟在贸易、投资和全球供应链方面的吸引力。

时值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引起中国军队在台海周边举行军事演习,东南亚媒体反应一致认为,此次东盟外长会议吸引全球目光的一大因素,正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亚洲访问行程中潜藏了访问台北,此行是美国政府 25 年来对台湾最高级别的访问,在北京眼里这是美国公开支持台湾独立的官方行为,从而引发了中国方面的愤怒,随即在台海周边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演练活动。其间一旦发生误判或擦枪走火,台海势必成为亚洲地区的战火起源地。为避魚池之殃,邻近的东南亚国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谨慎行事,以免激怒任何一个大国,同时重申“东盟保持中立”态度以试图平衡大国关系。

东盟办公室8月3日发布消息称,东盟外长关于海峡两岸发展发表声明,指出东盟密切关注国际和地区的动荡,尤其是与东盟相邻地区最近的事态发展,这可能会破坏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最终或许导致大国之间的误判、严重对抗、公开冲突和不可预测的后果。东盟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采取挑衅行动,并坚持执行联合国宪章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所承载的原则。

东盟同时重申对“一中政策” (One-China policy)的支持。围绕此次台海争议,东南亚国家媒体纷纷向民众科普“一中原则”这个关键词,民间反应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院主任陈安(Arm Tangnirundorn)指出,根据当今普遍的国际共识,联合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所有建交国家也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然而随着台湾地区逐步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并且奉行美国所代表的民主价值理念,在事实上造就了一个中国、不同表述的情况。中美关系虽然以承诺秉持一个中国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原则,但美国就台湾部分额外出台并且签署了《与台湾关系法》(TRA),并且对台湾当局许下了“坚若磐石”的战略支持承诺,因而导致台湾与北京渐行渐远,这也正是北京当局所不能容忍的。未来中美之间是否会围绕台湾问题商讨各方能够接受的联合公报,这一点还不得而知。

针对中国军演对地区形势产生的实质性意义,越南媒体透露东盟外长会议也进行了讨论,越通社消息称,东盟各国外长特别关注亚太地区近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譬如东海(南海)新态

势、大国竞争、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冲突等。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专家巴尼坦(Panitan Wattanayagorn)表示,中国以罕见规模举行台海军事演习,令美国对这一地区盟友的承诺受到考验。除了台湾以外,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其它对中国心有忌惮的国家也在观望一旦有事,美国是否将会兑现承诺?目前观察短期内中美关系恶化是必然反应,台海新规则产生,中美台情势升级,不利于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未来台海地区擦枪走火以至于爆发战争的风险加剧。不过估计美中双方当前都没有强烈的求战意愿。今年底美国期中选举对拜登团队执政意义重大,中国11月召开“20大会议”确认习近平是否连任。双方都要顾及各自在国内的支持度,相信短期内缓和关系应该是年底之后。但就长期而言,学术界普遍认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俄乌战争和中美科技与晶片战分裂了国际社会,牵动中东地区情势动荡,鉴于以往每一次新的国际秩序改写规则都是以世界大战作为代价,各方认为未来世界两极或多极分化,即中美在涉及国家安全与战略的科技与产业方面脱钩,或许会成为“避开大国开战”的安全策略选项。

泰国《每日新闻报》(The Dailynews)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8月6日)访问菲律宾时充分肯定菲美之间牢固的盟友关系,美国重申将履行美菲防务协议。时值中国正在台海执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敏感时刻访问菲律宾并且成为小马科斯6月30日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接待的最高层级美国官员。对此菲律宾领导人表示: “只是时间恰当而已。” 关于佩洛西访台引发中国抗议和区域局势紧张。小马科斯表示个人认为这一事件“并没有加剧地区局势紧张,因为地区局势本就紧张。”美国议长此行只是“刺激”紧张气氛再次卷土重来而已。布林肯与小马科斯认同美菲联盟关系在当前地缘环境下具有特殊性。美方承诺华盛顿恪守1951年双方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菲律宾则呼吁华盛顿政府在缓解紧张局势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菲律宾与中国在南中国海存在领海主权争端,双方争执在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主张搁置争议的引导下转向发展经济。美方承诺未来将国防与粮食安全、防疫工作、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予菲律宾以密切合作,未来不排除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小马科斯访问华盛顿,具体日期未定。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在金边东盟-印度外长会议上表示,印度希望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伙伴关系。苏杰生与洪森(Hun Sen)会谈时表示,印度有意与柬埔寨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其间再次重提计划兴建连接印度、缅甸、泰国和柬埔寨跨国高速公路的意向。据悉,印度政府最早于2002年提出兴建一条贯穿印缅泰的高度公路,全长大约1400公里,这是印度政府“东进政策” (Act East Policy)的核心部分,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5月跟洪森视讯会谈时表达了道路连接柬埔寨的意愿,声称印缅泰柬高速公路符合连接东盟的总体规划。洪森也鼓励提升湄公河-恒河合作关系,尽快开通两国直航班机,协助促成柬印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