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指,滙控主要股東之一的中國平安,曾呼籲集團探索戰略方案,例如分拆亞洲的業務,以釋放更大價值。行政總裁祈耀年在中期業績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主動回應,並提出多點負面影響反駁,包括分拆將會帶來巨大的一次性執行成本、後續的資本及執行風險等。

祈耀年認為,其他架構無法增加股東價值,反而會影響滙控本身的估值,強調目前策略是最快及安全的方法,提升回報及股息。他指,審視不同營運架構時,將所有因素放在公眾領域考量,主要是希望所有股東可以理解目前集團的國際結構及策略,並已經由獨立第三方取得建議。

祈耀年說,考慮其他架構選項時,需顧及潛在國際性協同效益的影響,當中或牽涉巨大成本和執行風險,根據過去的市場經驗,小型的歐洲銀行會有更高風險失敗,滙控的規模或受影響;而執行上對顧客、員工的影響,可能會長達3-5年,或會影響投資計劃,以及要取得監管機構和股東批准。

祈耀年亦針對滙控的地緣角色作出反駁,他認為,集團作為國際性銀行,一直與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維持強勁關係,滙控在國際貿易的角色,尤其是香港和倫敦兩大核心市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