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修訂今年內房銷售預測,按年跌幅由原先估計的15%至20%,擴大至28%至33%,銷售額只有12萬億至13萬億元人民幣,以反映爛尾樓業主停貸斷供事件進一步削弱買家入市信心。該行同時預測,今年內地樓價按年跌6%至7%,但明年可能略為回升3%。

標普認為,市場信心仍然低迷,部分發展商銷售可能出現困難,加劇財務緊張,預測今年內房違約事件仍會發生,亦要觀察中國恒大重組進展,才可為內房境外債進一步定價。

標普全球評級金融機構評級部董事鍾怡然估計,全國爛尾樓相關按揭敞口達4.9萬億元人民幣。在基準情景下,假設20%未完成項目的業主斷供,最多為銀行帶來9740億元人民幣壞帳,佔整體內地按揭2.5%。最壞情景下,如果50%未完成項目的業主斷供,壞帳金額可能增至2.4萬億元人民幣,佔整體內地按揭6.4%。

不過,標普指,停貸斷供業主個人信用評級可能受損,加上內地缺乏個人破產法,意味相關債務未必能夠永久撇帳。考慮到有關情況,預期不會有大量業主參與斷供,相信風險可控。由於大型銀行較多承造重要城市開發項目的按揭,受到的影響較少,但農商行可能面對較大敞口,壞帳比率可能較高,或者蠶食盈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