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7月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5.5,创2021年4月后最显著增速

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周三早间公布,财新中国7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5.5,环比进一步回升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且创2021年4月后最显著增速。

服务业恢复速度加快,主要是受益于防疫措施总体放松,复工复产持续推进。

此前6月份为54.5,环比大幅回升13.1个百分点,不仅时隔三个月重回扩张,且创出2021年7月后最高,因疫情好转,防疫限制放松。

5月该PMI反弹至41.4,但仍连续第三个月收缩,且创2020年2月疫情首次爆发后的次高收缩纪录。

4月份该PMI大幅下滑至36.2,收缩率创2020年2月疫情首次爆发后最高。

受疫情突然暴发影响,2020年2月服务业PMI录得26.5,为2005年11月调查开展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5月反弹至55.0,为疫情后首次扩张。

PMI高于50表明服务业活动扩张,低于50表明萎缩。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解读称,7月服务业供求回暖,经营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分别录得近15个月来和近九个月来最高。

不过,外部疫情对外需构成制约,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财新同时公布,7月综合PMI回落至54;此前6月综合PMI为55.3,由5月的42.2强劲反弹,增速创一年半以来最高。

王喆点评综合PMI称,7月疫情形势的向好和管控措施的放松,助力经济景气度持续恢复,此前受疫情影响更大的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制造业更为强劲。

他称,二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此轮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已逐步消退,三季度将是经济修复的重要窗口期。

他认为,7月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度连续第二个月改善,但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中央已经明确不会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加快现有政策落地见效是更为务实的选择。此外,就业市场持续承压,低收入群体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加大稳就业力度、提高补助发放和临时救助水平,应是施策重点。

7月财新服务业PMI走势与官方数据不大一致。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期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

(本文来自道琼斯中文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