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最新刺激举措不足以明显提振增长

中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图片来源:THOMAS PETER/REUTERS

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决策者本周公布的1,460亿美元刺激措施不太可能明显改变国内经济增长轨迹。

继中国央行8月中旬出人意料地下调了两项关键利率之后,政府加大了促增长力度,这正值中国继续实施严格的抗疫战略,同时还面临房地产行业深度低迷和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中国国务院周三批准了向政策性银行提供人民币3,000亿元(约合440亿美元)信贷的计划,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在经济下滑时,中国政府通常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增长动力。

国务院还宣布向地方政府以及电力和农业行业提供帮助,包括批准发行人民币2,000亿元新债券,用于支持中国发电企业。极端高温和缺乏降雨对电力和农业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在娄底,消防员在热浪中送水。

图片来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不过,鲜有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预计,上述总额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约合1,46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能使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他们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陷于长达一年的低迷,同时频发的新冠疫情继续打击消费者信心,这些会削弱刺激计划的影响。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表示,中国政府认识到需求不足是国内经济的根本问题之一,但所宣布的解决方案仍将重点放在政府支出上。

他说,通过拉动内需和消费来重启增长引擎是一项政策首要任务,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具有挑战性。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长达一年的低迷中。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根据上述一揽子计划,地方政府可动用人民币5,000亿元的专项债结存限额。许多地方政府今年已经陷入财务困境,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

但这样的支持仍不足以填补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地方政府必须负担中央政府未提供资金支持的大规模新冠检测费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向房地产开发商出让土地获得的收入也大大减少。据投行野村(Nomura)估计,中国政府实体今年可能面临9,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中国政策制定者表示不会搞大水漫灌,眼下他们正试图在促增长和避免债务负担恶化之间取得平衡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将至少在今年秋季之前保持其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

图片来源: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销售及房价持续低迷是中国经济最大薄弱环节之一,相关问题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中国政府不愿意放弃严格的抗疫政策,包括频繁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以及定点封控,这使得消费难有起色,并且总体而言打击了人们信心。

上个月,中国领导人在一次会议上暗示放弃5.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仅增长2.5%,实际上令全年增长目标很难实现。

国务院周三还表示,有关部门将为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这是进一步放宽严格抗疫限制措施的信号。大多数分析人士预计,中国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将至少维持到今年秋天备受关注的中共20大召开。

国务院表示,地方政府将能够自行调整房地产政策,例如取消居民限购措施以稳定市场。尽管如此,许多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仍无法摆脱困境。

上述一揽子计划宣布后,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周三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没有重大的政策宽松措施,预计今年余下时间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势头仍将乏力。该投行本月早些时候将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