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克強去向能否循「李鵬模式」尚有變數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台北20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是否將循「李鵬模式」接任人大委員長受矚。學者分析,人大常委會政治運作角色大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把李擺在此位,須看是否能控制人大常委會。
李克強在今年的人大會議閉幕後記者會中說,今年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但是根據「七上八下」的潛規則,現年67歲的李克強仍能留在常委序列。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李克強有3個去處,分別是任國家副主席、走「李鵬模式」任人大委員長,以及任中國全國政協主席。
針對「李鵬模式」,王信賢表示,現今人大常委會的權力與20年前李鵬的時代狀況不同,人大常委會在中國政治運作角色大增,實際運作與影響力變大,曝光率也增加,習近平是否會將李克強擺在這個位子仍值得觀察,因為李克強與現任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不同,「他(李克強)不是全然可控的」。
王信賢進一步指出,對於習近平而言,如果可以控制人大常委會,比如能控制人大副委員長以及控制常委會170幾名大部分的成員,「讓李克強擔任人大委員長也無不可」。
不過,這也代表人大委員長的權力可能被架空。除此之外,李克強若接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另一看點是,習在人大常委會的人馬會如何安排。
去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法,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人事任免權,當中包括副總理等國務院領導層的任免。
王信賢指出,人大組織法修法,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權、人事權都大為擴增,這是習近平「依法治國」特徵,也是為因應內外情勢,如美中貿易戰與香港等問題。
至於近來曾被提及的「習下李上」等習近平權力遭挑戰傳言,王信賢認為,習近平的權力非常穩。
他分析,20大召開的時間是10月16日,以往的換屆年即16大、18大,都是在11月召開,時間落在11月8日至14日間,因為換屆年要討論、妥協的事情較多,因此「今年比較不像換屆年」。
另外是習近平在開會前後出訪。他說,習近平在疫情後首度出訪哈薩克、參加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另11月可能到印尼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20大前後都去代表權力穩固。(編輯:唐佩君)1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