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18日在美媒專訪時表示,若台灣遭受襲擊,願協防台灣。(圖取自60 Minutes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在美媒專訪時表示,若台灣遭受襲擊,願協防台灣。(圖取自60 Minutes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員江今葉/9月25日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第4度公開表態,若台灣遭受襲擊,願協防台灣。儘管白宮立即滅火,重申對台政策不變,但隨著中國對台步步進逼,美方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政策日漸清晰,嚴詞警告北京勿輕舉妄動。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60 Minutes)節目專訪中被問及若中國武力犯台,美軍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拜登果斷地回答:「會,若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 attack)。」

主持人再三確認,是否代表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同,若中國侵台,美軍的男男女女將會保護台灣?拜登再次回答說:「對。」

影片來源:60 Minutes

這是拜登(Joe Biden)去年1月入主白宮後,至少第4度公開表態對台協防的決心,也是拜登再次以言詞警告北京不要輕啟戰端。

拜登再度公開表態願意協防台灣,也再次引發美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內涵是否將改弦易轍、走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的質疑。

過去40多年來,美國對台海採行戰略模糊政策,亦即不明確說明美方是否會在台海爆發衝突時出兵介入,目的在「雙重嚇阻」(dual deterrence),一方面向北京傳達美方不會無視中國武力犯台舉措,要北京不要輕舉妄動;另一方面也向台北傳遞華府不會無條件協防台灣,警告台灣不要輕率走向獨立。

對於拜登的協防台灣說,白宮立即澄清美方對台政策不變。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在媒體簡報中重申拜登言論並未改變美國一中政策,美方持續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他並表示,當美國總統想要宣示政策改變時,「他就會這樣做。但他(指拜登)沒有」。

然而,拜登4度明確表達若台灣有事,會協防台灣,對於已經縱橫政壇近半世紀,多數時間處理國際事務議題的拜登而言,或許正如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所說,在第4次之後,很難說拜登沒有這樣的意思或感受,考量拜登在擔任參議員時曾表決支持「台灣關係法

台灣關係法小百科

Q:它是怎麼來的?

A:1978年12月美國卡特政府宣布將於1979年元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斷與中華民國(當今的台灣)最早於1913年建立的外交關係。中華民國在美國國會的眾多支持者為了維繫與台灣的各種非官方關係,推動台灣關係法(The Taiwan Relations Act)的立法,4月10日經卡特總統簽署後,追溯自1979年1月1日生效。

Q:它的性質是什麼?

A: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的國內法,共18個條文,中文版約4600字。美國國內有人主張,因為它是法律,位階高於華府與北京的3個聯合公報(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建交公報與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中方則主張3個聯合公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外交文件。

Q:它對台灣的重要性是什麼?

A:台灣關係法與美中雙方簽訂的3個聯合公報常被稱為「1法3公報」,它們共同形成美國對台海兩岸政策的主要架構。

除了授權行政部門「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並為其他目的」,台灣關係法開宗明義點出此法是要「協助維持西太平洋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台灣關係法最能體現美國對台灣安全承諾的部分,是它的第2條B款指出: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及安定符合美國的政治、安全及經濟利益,而且是國際關切的事務;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之舉,是以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的期望為基礎;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 — 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形式的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美國對台軍售以及美台之間在國防台灣方面的合作,都是根據以上條文。

Q:台灣關係法有無補強措施?

A:有。美國雷根政府在與中國簽署八一七公報的同時,私下向台灣提出「6項保證」,主要是抵消八一七公報有關美國對台軍售應逐年遞減的條文。2016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分別通過共同決議案,小幅調整對台6項保證的內容,並形諸國會文書,但這兩項共同決議案僅表達國會立場,並無法律約束力:

  • 美國不贊成對台軍售設定期限
  • 美國不認為可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扮演調停角色
  • 美國不會施加壓力要求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
  • 美國對台灣主權的長期立場沒有改變
  • 美國並無計劃修改台灣關係法
  • 八一七公報的內容不表示美國在對台軍售之前會徵詢北京意見

此外,美國國會有部分友台議員認為,台灣關係法對於台灣一旦遭到中國軍事侵略,美國應如何因應的規範不夠明確(所謂的戰略模糊),因此在2000年提出台灣安全加強法,但並未通過。

2018年3月,川普總統將台灣旅行法(The Taiwan Travel Act)簽署生效,代表台美官員互訪的層級可以提高。

看更多
關閉
」,也長期觀察兩岸情勢的歷史背景,「有時總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幕僚多想收回」。

俄羅斯2月24日揮兵烏克蘭後,台海成為國際高度關注的地緣政治衝突熱點,外界關注中國是否會跟隨俄羅斯腳步,趁著國際因為俄烏戰爭焦頭爛額之際,入侵台灣。

這樣的隱憂在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裴洛西小檔案

全名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出身民主黨政治世家,父親達列山卓(Thomas D'Alesandro Jr.)為5屆馬里蘭州聯邦眾議員及12年巴爾的摩市長。長期關注西藏、新疆與中國人權事務。

生日:1940年3月26日
學歷:三一學院華盛頓校區政治學士(現為華盛頓聖三一大學)
經歷:

  • 1987年起於加州選區當選聯邦眾議員至今
  • 2003年起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對共和黨態度強硬
  • 2007-2011年首任國會議長,為美國首位女性議長
看更多
關閉
(Nancy Pelosi)8月初訪台時達到最高峰,中國解放軍在裴洛西離台後隨即在台海周遭大規模舉行實彈軍事演習,飛彈落入日本近海,台海局勢之緊張,外界甚至以「第4次台海危機」形容。

台海不穩定帶來的國際地緣政治不安定、國際供應鏈中斷危機,以及俄烏戰爭後國際面臨的能源、糧食價格大漲,為美國外交、經濟帶來雙重壓力,即將面臨11月期中選舉考題的拜登政府自然不願見到在東歐之後,東亞出現另一戰場。

要避免台海發生衝突,拜登選擇說清楚、講明白,透過媒體專訪方式再度向北京公開喊話,要北京不要誤判形勢,輕舉妄動,明確將「戰略模糊」中絕不能模糊的部分清楚向北京傳達,亦即若北京揮兵台灣,美方將不會坐視不管。(編輯:周永捷)1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