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8T12:49:32.424Z
根据网络图片,起火的餐馆规模不大,是一家小饭馆。图为长春市的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长春新区在微博发布的一份公告中说,长春市一家餐厅当地时间中午12点40分发生火灾。 

公告说,消防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救火,至下午3点,搜救工作结束。此次火灾已导致17人丧生,另有3人受伤。公告称,目前,伤者已送医院救治,遇难者善后工作已同步开展,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中国媒体报道,发生火灾的是位于长春高新区宜居路的宏宇小油饼百姓餐厅。目前,“企业法人已被控制”。

在微博上,不少用户讨论事故原因,质疑“一个小餐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在中国,致命火灾频繁发生,建筑法规执行不严,违章建筑普遍存在,一旦起火,人们很难逃离燃烧的建筑物。  

近年来,中国火灾频发,图为今年6月19日上海化工厂发生大火爆炸

本月早些时候,长沙的一座电信摩天大楼发生大火,但无伤亡报告。  

去年7月,东北省份吉林的一场仓库火灾造成15人丧生、25人受伤。

此前一个月,河南省中部的一所武术学校起火,导致18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引发起有关消防安全标准的争议。  

2017年,发生在北京群租房的两场火灾中,有二十多人死亡。 

更多阅读: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整个北京

2010年,上海市一栋28层住宅楼起火,58人丧生。 

(法新社)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救灾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

有危险的地方,就有机器人:这个配有输水管的机器人能够精准的扑灭火源。但它的本事还不止这些,身上佩戴的热感摄像机能够分辨出火源和建筑的基本布局,还能够测量火场的空气质量。现在,这个灭火机器人和他的“兄弟们”正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rden)向到访者展示他们的十八般武艺。人们对这些机器人的要求也并不低。
当运送危险物品的汽车遇难:发生化学物品泄漏事件时,首要任务就是保障有毒物质不会继续扩散。比如说关掉某些阀门。这时机器人就能派上用场了。它的这次任务还算比较简单的,因为阀门的位置在表面,比较容易靠近。
关上阀门!:所以,就可以比较轻易的布署机器人:它需要转动的不是阀门上的手轮,而是螺母。这次练习比真实环境更容易的一个地方是:阀门经常被人开关,所以拧起来也不是特别费劲。但如果事故发生在一个陈旧的设备上,情况就大有不同了。
远程遥控:大部分机器人都通过这些满是按钮,按键和操纵杆的设备远程遥控操作。这也需要人们在操作的时候全神贯注。许多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某些任务,从而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一些标准动作它们之前就学会了。
收集化学品的机器人:对于人来说一项简单的任务,对于机器人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它的任务是从一辆出车祸的化学用品运输车上卸载一个5公斤重的化学品容器,并把它运送到安全地点。这个机器人已经用身上的钩子将一个化学容器运送到了安全地点,这是它所运送的第二个。
怎么盖盖子?:为了最后能够安全的运送化学品,还必须给容器盖上一个盖儿。如果能见度不好,机器人的远程操作者就分辨不清哪个是上面,哪个是下面。反正现在机器人手里拿的盖子还是反着的。
人性化操作:这个手套能够远程遥控机器人的手。它上面有许多感应器,能够分辨出人手的各个动作。随后这些信息会被传输到机器人那里。但远方的机器人只有两个手指,所以手套上也只在两个手指上装有感应器。
同时做许多事情:就算看起来很轻松,但操纵机器人可不是小儿科。他不仅仅得操控机器人的手,也必须同时控制它的胳臂和助动系统。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让整个行动前功尽弃。
保持信号畅通:地震后,机器人可以在濒临倒塌的建筑里收集现场的信息。但就是在钢结构建筑中,操控中心和机器人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信号就更容易被切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再向现场送第二个小型机器人,它们会与执行任务的机器人保持一定距离,任务是加强、放大无线电操控信号。
天空上的信号扩大器:如果机器人作业的地方十分难以进入,就可以用直升飞机将这样一个放在包里的信号扩大器投放到作业地点。它所携带的电池能坚持一天,保障基地和机器人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不会被切断。
玩着学机器人技术:就算救灾机器人不是玩具,但还是可以有玩的方法。这个乐高机器人成功的将那个蓝色的球从火焰中救出。而且,这个玩具和现实中的救灾机器人其实已经有许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