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22 - 15:27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周五进入第二天,习近平在峰会上呼吁建立一个 "更加公正和合理 "的国际秩序,表示峰会旨在成为对西方的平衡力量;普京则称赞这一世界“新的力量中心”作用日益增大、日益明显。同时普京还强调与西方不同的是,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合作是建立在 "无私 "原则之上。

中俄领导人在上合峰会上琴瑟相和,共同摆出抗衡西方的姿态。而双方周四在峰会场边的会晤,继续是国际观察纷纷聚焦分析的热点。”集团“、”联盟“还是”伙伴“,如何描述中俄关系?法新社署名Zamora的分析指,中俄在撒马尔罕的走近显示了一个替代西方体系的形成,但鉴于北京和莫斯科间的战略分歧,其轮廓和活力仍不确定。

首先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着许多共同点:意识形态的趋同,经济军事利益地考量,打破西方建立的多边秩序的共同希望,因为西方的价值观正威胁到他们。尽管如此,但专家们的观察认为,他们之间并不是盟友,各自分别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打拼,各有其关切利益。

巴黎雅克-德洛尔研究所的研究员布雷特(Cyrille Bret)说:"他们不是一个集团,而是一个真实的伙伴关系,他们之间截然不同和不平衡的”。而另一位欧盟安全研究所(EUISS)的亚洲分析员爱丽丝-埃克曼(Alice Ekman)则认为,普京与习近平之间不仅仅是一种 "利益的联姻",二者 "有许多的交汇点"。埃克曼说:"在对美国、北约及广义所称对'西方'的紧张关系上,中国与俄罗斯的看法有着相当的一致性。" 尽管不能以此来定义一个明确的集团,但显然世界的两极化是存在的。

布雷特认为中俄两国没有意识形态上的联系,但对国际关系、对世界的 "去西方化 "方面有着共同的看法。  倾向于谈论 "弹性集团 "的欧洲前景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马纽埃尔-杜佩(Emmanuel Dupuy)则强调从中俄间越来越多的联合军事演习看,显示了双方事实上的战略走近。此外,中国和俄罗斯还在能源及空间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以及在现有的国际机构中协调行动等都凸显了这一点。

杜佩认为,北京和莫斯科通过上合组织等若干组织,正在形成一种 国际关系的'东方化'"。他表示,这一趋势"无疑将在下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双方更加一致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此次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包括白俄罗斯、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及若干中亚国家领导人出席,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联合国大会举行几天之前,先期与习近平和普京分别会晤,彼此交换观点。

观察指,在中俄双边关系中,北京和莫斯科远非处于平等地位。杜佩表示,  "俄罗斯正在通过接近中国所创建的这个上合组织,使得其关系可以远之意大利的卡诺萨,而北京最初创建该组织,却是为了限制俄罗斯在中亚的行动:由此也"表明普京是多么需要中国。

布雷特对此的总结是,在被西方孤立和制裁的状况下,"俄罗斯必须向东方倾斜,它没有其它选择的可能"。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埃文-费根鲍姆说  "中国在实力上比俄罗斯更强大。而且其利益更加全球化和多样化。",拉近与莫斯科的关系,北京的目标在于在战略层面保持与俄罗斯的了解,以对抗美国。与此同时,北京不必在战术层面上支持莫斯科,因为这样北京能够避免受到制裁,继续从全球市场中获益,同时也能保持与那些对担心俄罗斯的国家、如中亚国家建立关系。  埃克曼说:"中国没有盟友,只有伙伴,它有一个建立联盟的战略。“

纽约时报的评论指,虽然中国官媒近几个月一直在附和俄罗斯的宣传,但中国远没有全力以赴地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及其与西方的冲突,而普京称这种对抗事关俄罗斯的生死存亡。在此次与普京会面中,习近平也谨慎避免了对俄具体政策做任何支持的表示,而是笼统地阐述了中俄的世界观。中国在两名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声明中的表述是,“中方愿同俄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有力支持。” 但声明没有习近平就乌克兰或北约构成的威胁发表任何评论。

中俄在西方压力下关系走近,但在历史学家格罗斯(Pierre Grosser)看来,习近平对普京的支持可能对中国是一个 "陷阱"。 他在《外交政策》的撰文中说, 俄罗斯对西方的敌意 "迫使其走一条危险的对抗之路,使和平共处变得困难,而中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仍然需要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但埃克曼认为,"在北京和华盛顿间的紧张关系长期而强力持续的情况下",中国 "认为加快与俄罗斯的和睦关系符合其利益"。

这种状况令台湾尤其感到担忧,台北周五表示,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关系的加强正在损害 "国际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