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巨人的时代 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之六 米兰岁月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提要」达芬奇在米兰度过了一段极富创造成果的岁月,其最伟大的成就是巨幅壁画《最后的晚餐》。同时,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设计了许多军事装备,提出了重要的科学设想。
问;达芬奇在米兰呆了18年,这正是他精力最旺盛的年代,他在这里大显身手了吧?
答:没错。但我们现在心目中的达芬奇是大艺术家,但他却是以音乐家的身份到的米兰,这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不过很快,他就 以一位工程技术专家的面目,出现在斯福查的宫廷中。他向米兰大公展示的才能,首先是他的那些军事器械和工程。可是这些设计却仅仅停留在纸上,而让我们现在能获得极大审美享受的,却是他的那些画作。首先就是名画《岩间圣母》。它是达芬奇在1483年为一个宗教组织圣母无染协会而作。这幅画是达芬奇签了合同的,但后来扯了好些年的官司,直到1508年,达芬奇才拿到最后的尾款,原因是圣母无染协会认为此画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因为圣母的头上没有光环。结果达芬奇又画了一幅,所以有两幅《岩间圣母》,一件存卢浮宫,一件存英国国家画廊。就在达芬奇画《岩间圣母》时,米兰闹瘟疫,也就是黑死病。当时的城市没有设计规划,随意搭建,完全不符合卫生标准,废水满处流,给瘟疫传播提供了温床。为此,达芬奇有了设计一个理想城市的想法。他在笔记中留下了许多城市的设计图,可以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系统地描绘了一个理想城市的样子。
问:那达芬奇如何设想一个城市呢?
答:尼科尔详细地描述了达芬奇的设计,“城市里建有广场,回廊,隧道和人工水道。未来的新城共有上下两层,上面一层专供居民使用,它美观大方,具有社会的功能,类似我们现代都市中的行人区。下面一层是人工的水道网,用来运送货物和牲畜,建有商铺和仓库,街道宽大,房子的高度有严格的要求。有一排很高的烟囱,以便把烟尘排到屋顶的上方。他还想到要改进公共卫生,大胆设想过理想的厕所”。除了城市规划,达芬奇还被人类飞行这个主题吸引。他在笔记中写道,“看看拍击空气的翅膀,是如何将一只巨大的雄鹰送上天空,再看看大海上流动的空气,如何使船帆臌胀,驱动满载重物的船。如果人身上巧妙地装有足够大的翅膀,那么他也可以克服空气的阻力在空中飞翔”。为此,他设计了好几种飞行器,和一个金字塔形的降落伞。有意思的是,人们在达芬奇之后,曾用各种办法来试验达芬奇的各种设计,有没有实现的可能。2000年,英国跳伞运动员尼古拉斯,完全依照达芬奇的设计,制作了一架金字塔形的降落伞,从10000英尺高空跳下,成功实现了达芬奇的设想。法国人在前几年,用加了手动机械的翅膀,实现了人类展翅飞翔的梦想。总之,达芬奇笔记中记载的各种科学设想,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人们不断从中吸取灵感,推动科学试验。
问:但是达芬奇在米兰的最大成功,还是他的绘画作品吧?
答:从结果来看,确实如此。但是我反复强调达芬奇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努力,是想让听友们知道,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能被称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微软的皮尔盖茨用巨款收购达芬奇的科学笔记,也是因为他是把达芬奇当作一个科学先驱,而不是当作一个 画家。所以,迈克尔·怀特总结说,“在达芬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认为的人类知识极致的结合。在他身上,艺术和科学达到了一个整体,他给予我们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科学,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好,我们来说说达芬奇的画作。他在米兰,曾经为斯福查大公的情妇切奇利亚画了一幅肖像,名为《抱白鼬的女人》,当时有一位诗人贝林·乔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赞美诗,“自然,你将多么嫉妒/嫉妒芬奇为你的宠儿画像/美丽的切奇利亚,她那双美丽的眼睛/令太阳都失去光芒”。1800年,这幅画被波兰亲王恰尔托雷斯基买走,1842年,当他流亡巴黎时,这幅画随他在朗贝尔公馆存放了30年。二战时期,德国人和苏联人合谋瓜分波兰,德国人占领波兰西部,他们抢到了这幅画,结果希特勒一眼看上了,把这幅画放到他的出生地奥地利的林茨,他的私人博物馆中,直到战后才重归波兰,现在收藏在克拉科夫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中。
问:二战期间,欧洲艺术珍品的流亡,也是惊心动魄的故事。
答:没错,可这是另一个大主题了。好,现在我们谈听友们一定知道的那幅伟大的画作《最后的晚餐》。有关这幅画的专著,就有上百种。这幅旷世杰作,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所作。它以耶稣在被捕前,与他的12门徒聚餐为主题,这是《马太福音》第26节中记载的内容,我们就不详说了。这幅画创作过程有特殊之处,因为达芬奇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进入了一种“创造的迷狂”,他常常一早就到绘画现场,坐在画前一看就是大半天,但是一言不发,一笔不画。但不知什么时候,他会突然赶到现场,疯狂工作到深夜。当时有一位作家马太奥·班代罗,他亲眼看到达芬奇作此画时的一些情景,把它记录了下来。他说,有时达芬奇不吃不喝,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呆呆地看着这幅画,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就走了。有时他会顶着烈日,突然跑回来,抓起笔来,在画上只画几笔,似乎是有几分灵感,解决了创作中的疑惑。所以查尔斯·尼科尔说,“一两笔这几个字告诉人们,他的艺术靠的是不断的辛苦积累,人们在圣玛利亚教堂修道院墙上看到的那一大幅画,正是由上万次画笔的点触和上万次十分细致的思考、决定组成的。事实上,画面的方寸之间,都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浸满了他的心血”。而且,这是一幅受损最厉害的旷世杰作,500年来不断被打搅,被修复,被损坏。所以布克哈特称它为“永不安宁的杰作”。由于达芬奇使用了试验性的方法来调色,结果画未完成就已经开始剥落。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米兰时,曾经在画有这幅画的墙上开了个门,损坏了一大块。由于这个厅里常年潮湿,不断有画面剥落,后人就随意填补,几乎把这幅画作弄得面目全非。为了修复这幅画,意大利政府和全世界的许多基金会,花费巨款,使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修复方法,由布拉姆·巴切伦领导的修复团队,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但是,这个修复在全世界的美术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反对的一派问道,修复好的画,还是达芬奇的作品吗?不知听友们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