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與金管局發表的聯合調查結果顯示,持牌法團和註冊機構去年銷售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的總交易額50150億元,按年減少12%。

其中,結構性產品佔總交易額的48%,是受訪公司主要銷售的產品種類。股票掛鈎結構性產品的總交易額升5%至16740億元,受惠於相關科網及科技股去年上半年交投暢旺。在認可集體投資計劃銷售的帶動下,集體投資計劃整體交易額升5%至14910億元。但債務證券的總交易額則跌23%至8180億元,受利率前景不明拖累。

調查顯示,雖然疫情持續及市場環境困難,但購買投資產品的投資者數目卻增加5%至77萬名;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公司總數亦微升至390家。共有70家公司使用網上平台銷售投資產品,較上次調查增加21%。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表示,調查顯示儘管市場環境困難,但零售投資者在投資市場的參與度與日俱增,而且越來越多公司趨向使用網上平台進行分銷。透過調查,監管機構得以掌握有關市場趨勢及分銷渠道的有用資料,以便業界及監管機構能夠更有效地保障零售投資者的利益。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今次調查鞏固證監會與金管局在監管方面的協作,並加強雙方對市場的監督。調查亦為當局在保護投資者方面的政策制定及監管工作提供有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