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電)美國之音(VOA)今天報導,中共20大後的數年,正值美軍軍力轉型、裝備更新換代、青黃不接,而中國軍力持續攀升,美軍能否保持夠強的威懾嚇阻,將是台海和平的關鍵。

中國何時發動對台戰爭各方意見分歧,但自去年以來,美軍軍方和情報界高層,包括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科恩(David Cohen)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相繼指出今後幾年的可能性。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史塔林(Clementine G. Starling)說,科恩透露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已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前做好佔領台灣準備,早於美國預計。

包括兵棋推演等各類研究分析,無論勝負如何,美國涉入台海衝突的代價十分沉重,因此相對於美軍是否有能力保衛台灣,更重要在於,美軍是否能夠維持對中國足夠強大威懾和嚇阻,使共軍不敢冒然動武。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非常駐研究員哈里斯(Peter Harris)說,如何阻止中國入侵台灣,必須讓中國領導人相信,征服台灣的成本將超過收益,美國必須以如此嚴重的後果威懾中國。

不過他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在提高威懾可信度面臨挑戰,例如,美國不能與台灣簽署共同防禦協定,也不能公開向台灣部署常規或核力量,因此舉背離當前政策,更可能引發而非防止中國開戰。

哈里斯指出,何況美國實際上很難讓中國相信,美國不惜在台灣捲入一場,可能會變成核戰的戰爭,畢竟在過去7個月,拜登政府明確表示,不會就烏克蘭與俄羅斯直接對抗,因俄國坐擁核武。

他說,中國也有核武,當美國說了7個月不會對俄羅斯如此,那麼北京為什麼會相信,美國將與中國直接對抗,並甘冒第三次世界核大戰的風險?

美國國防部前次長佛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則說,台海局勢是最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候選者,美國現在需要執行若干不同的投資,並超越國內政治,以達到威懾結果。

有鑑於此,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西森(Melanie Sisson)表示,美國應制定包括外交、經濟、以及軍事等全方位計畫,明確告知北京若武力犯台將付出巨大代價。

但近年來美國因應中國的挑戰,雖加緊研發大批新型武器,但絕大部分還不能量產服役,像是美國空軍第6代「下一代空優戰鬥機」(NGAD)和接替B-2的B-21,估計2030年代初才能發揮戰力。

海軍大批主力艦正陸續除役,配備高功率探測器、高超音速武器的下一代驅逐艦(DDG-X)計畫,預計至2028財政年度開工建造。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2021年度的報告指出,美國和台灣領導人面臨的威懾挑戰,今後幾年將更嚴峻。

報告說,未來5年內,美國計劃汰除一批老舊作戰平台,以打造一支規模更小、更現代化的部隊,對於中國領導人而言算是「機會之窗」,在此期間,美軍的干預能力最弱。

報告指出,美國擬在2026年除役48艘現役艦艇,256架飛機,其中包括一艘航空母艦、11艘巡洋艦和13艘潛艇,與此同時,所有趨勢都表明中國的軍力將繼續增長。(編輯:曹宇帆/唐佩君)1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