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沛冰台北15日電)香港政府持續執行大廈強制檢測來控制疫情,香港大學研究發現,大廈強制檢測成本高但難阻截社區傳播,認為應取消。

當前香港政府會因應發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陽性病例,又或發現某地方的污水樣本呈陽性,而指明該地方需進行強制檢測。

在政府發出的公告中,會指明曾於某時間內身處某地點的人需進行強制檢測,沒有進行強制檢測的人可能會被罰款。很多時當某住宅大廈發現有陽性病例,整座大廈的居民便需要進行強制核酸檢測。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專家13日發表有關強制檢測及封圍大廈強檢的研究,分析香港2020年至今年2月中數據。

當中發現,第5波疫情首6週,有1097幢大廈合共被要求進行強制檢測4174次,共找出1888例陽性病例,每幢大廈被納入強制檢測的次數中位數為4次。

研究再以每100幢大廈計算,發現每次強制檢測找出45例陽性病例,由於部分大廈被要求強制檢測多於一次,每100幢大廈最終可找出172例陽性病例。

參與研究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向中央社說,當社區已經持續有病例出現,藉強制檢測只能找出少量陽性病例,成本非常高,而且難以阻止病毒在社區傳播,缺乏成本效益。

他認為強制檢測應取消,應該將錢用於其他更有成本效益的地方。

高本恩又表示,應取消海外抵港的入境者進行核酸檢測,因為這樣無法阻截變異病毒株傳入香港。

香港頭條日報9月報導,該報向香港醫務衞生局查詢過去3年有關核酸檢測的開支,獲回覆指由2020年11月起至今年8月底,該局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圍封強檢行動中合共進行3730萬次核酸檢測。截至今年4月,相關開支約港幣58億元(約新台幣236億元)。

中國追求COVID-19「清零」而經常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成為市民生活的日常。東吳證券研究所今年5月發表研究報告曾推算,若中國一線、二線城市都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每個月費用為人民幣1212億元。(編輯:張淑伶)11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