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田習如特稿)波瑞爾是歐盟對外事務最高負責人,對歐盟台海政策有關鍵影響力,不久前他因「台海調解人」說法惹議,最近又因「歐洲是花園,外面世界多叢林」一說被批,而他上任2年多來對中國議題「時鬆時緊」的談話更值關注。

昨天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在平常下班時間過了2個多小時後罕見發出一份聲明,為的是澄清其負責人波瑞爾(Josef Borrell)日前一番引起外交爭議的談話。

波瑞爾17日為歐洲外交學院(European Diplomatic Academy)揭牌致詞說:「歐洲是個花園,而大部分的其他世界是個叢林,叢林可能侵入花園,所以『園丁們』得處理⋯必須進入叢林。」

這話立刻踩到歐洲與「大部分其他世界」的敏感神經,也就是殖民者優越心態的黑歷史。有學者諷刺歷史上多是「花園」在侵犯「叢林」,也有外交官批評波瑞爾引喻失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更召見歐盟大使要求一個解釋。

波瑞爾在18日晚間的聲明中澄清他原意是指世界秩序不該被「叢林法則」主導,但「今日的世界越來越像個『叢林』而越來越不像『花園』,強權法則正在破壞國際共同的規範」。他說他並非歐洲中心主義者,而是提醒歐洲要多與外界往來,不能有孤立主義(亦即只顧好自己)。

花園風波凸顯就算75歲波瑞爾這樣被認為老練的資深外交官,在暗潮洶湧的國際議題言行拿捏上也常失準。例如8月他針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的緊張情勢說「歐盟願當台海危機的調解人」,被批評淡化中共單方面升高武力威脅,後來他解釋是西班牙語「翻譯誤解」。

不過,2020年EEAS發布一份指責中國誤導疫情資訊的報告,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揭露受到中國施壓,正式報告較事前流出的草稿軟化了指控,當時波瑞爾承認中國政府有關切,但他沒有妥協,而是「本來就有兩份報告,其中一份只作內部參考」,並試圖把話題導向內部人員不應洩密,結果又掀內部反彈風波。

其實波瑞爾擔任歐盟相當於外交部長的職位2年多來,對中國議題也常發警語,例如2020年3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散播到歐洲,中國政府捐助部分歐盟國家醫療物資,他提醒北京的行動「帶有地緣政治成分,包括想施展『慷慨外交』攪動影響力」。

曾任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長和西班牙外交部長的他,11日在歐盟派駐各國的上百位大使年度集會中發表一段長篇大論,他說歐洲過去的繁榮奠基於俄國的便宜能源和中國的廣大市場,但歐洲人民「還未意識到俄國和中國不再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們的經濟結構需要強力重組」。

波瑞爾還帶著倚老賣老的幽默說:「我認為中國低薪的勞工在對抗通貨膨脹上做得比所有中央銀行都還好。」在歐洲多國正因抗議通膨、要求加薪而出現罷工潮時,這番話又讓人為他捏把冷汗。

出身自西班牙南部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波瑞爾,是該區長期存在的獨立運動反對者。雖然批評中國武力威脅台灣,但他並非對中鷹派,也不只一次顯示出埋怨裴洛西訪台影響了情勢的穩定。他在前述年會也指出美中競爭深化並不意外,「但台灣緊張情勢升高則不在原本的預判中」。

波瑞爾還對著受他指揮的大使們「碎念」,責怪他們太被動、訊息回報太慢,「你們應該保持24小時反應能力」,「我不要一直靠著看報紙才得知你們早該回報的事⋯⋯我應該要是全世界消息最靈通的人」。

這不禁令人想到9月下旬到北京赴任的歐盟駐中大使,也就是波瑞爾的西班牙同胞、剛取了一個拗口中文名字的庹堯誨(Jorge Toledo Albiñana)。上任前因發言「支持兩岸和平統一」惹議,上任後他說歐盟與中國應透過有意義的對話來管理雙方「體制的差異」。

庹堯誨的「用詞不精」立刻被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在推特上「打臉」,提醒他歐盟早已定義中國是「體制上的對手」,不該用「差異」說法淡化。

看來這位新駐中大使還不知中南海與大西洋的水有多深,要讓波瑞爾靈通掌握正確的中國、台海情資,庹堯誨任務艱險。(編輯:黃自強)1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