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高雄23日電)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舉行「邁向淨零,高雄行不行?」論壇,邀市府環保局探討重工業城市高雄面臨的挑戰與契機,從能源、產業轉型談到社會文化、生活實踐,盼公私部門攜手邁向淨零。

地球公民執行長李根政開場致詞表示,各國陸續提出「邁向淨零」目標,高雄市政府也提出自治條例草案,對長期以重工業為主要產業的高雄是挑戰,也是契機,因此與中山大學合作舉辦論壇,希望藉由團體、學界、政府彼此討論,找出改變的方式與社會參與的途徑。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現場簡報說明,市府針對能源、產業、生活、社會4大轉型策略訂出增氣減煤、建置再生能源、擴大碳盤查、能資源整合、推動輕軌捷運和共享運具等18項策略,並透過研擬自治條例、引進新科技,達到淨零目標。

會中並由地球公民主任蔡卉荀、主婦聯盟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美濃愛鄉協進會榮譽理事長李永龍、小家電診所召集人黃武就、地球公民副執行長王敏玲、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等人,帶領聽眾思考能源轉型如何落地、食農教育作為淨零排放的生活實踐、農業淨零排放的可能、從修理運動到循環經濟、循環經濟與工業高雄,以及淨零排放為何需要生活及社會轉型等議題。

蔡卉荀指出,高雄溫室氣體排放有1/5是電力使用,但低碳設施不只光電,還有儲能、電網低碳措施,且措施的推動和選址,除了企業更需要與社區發展願景對話、討論;陳婉娥以日本案例指出,光電板設置應顧及地方農業,須導入更好的空間利用設計;李永龍則說農田常使用塑膠抑草蓆、田埂逐漸水泥化都有增加碳排之虞。

黃武就表示,許多民眾交給政府清潔隊的小家電經過簡單維修都能再用,卻礙於法規無法實行,盼找到解方;王敏玲指出高雄工業若能落實能資源整合、系統性優化、耗能設備汰換等都有助淨零;邱花妹提醒,除了道德勸說,社會文化因子與基礎設施設計都會影響民眾邁向淨零生活的意願。

會中有民眾提出,若要推動永續交通,需要更友善行人和大眾運輸的道路規劃。對此,黃世宏表示,市府在自治條例中有提及會建立「低碳交通示範區」,將由交通局主政規劃,盼找到讓民眾便於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的方式。

產業轉型部分,則盼藉台積電設廠帶入國際永續觀念,如做台積電廠房室內裝修的廠商就已開始找尋符合永續原則的原物料,也許需要時間,但可預期相關效應會擴及各行各業。

黃世宏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天的論壇在社會與生活面向提供不少想法,如小家電維修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希望能公私部門攜手,改變「故障就丟」的拋棄式文化,共同推動淨零轉型。(編輯:陳仁華)1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