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坏的北溪管道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
卫星图像显示了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的甲烷排放规模。
图片来源:UNEP IME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丹麦能源署(Danish Energy Agency)表示,基于最坏情境所做的初步估计显示,波罗的海下面的三条北溪(Nord Stream)管道可能泄漏出7.7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相当于约1,460万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数据,约为2020年美国所有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农业、废物和采矿活动的甲烷排放量的2%。丹麦能源署称,这也将相当于丹麦2020年度总排放量的32%左右。
丹麦和瑞典有关部门上周报告了这些泄漏事件。在铺设于海底的北溪管道的破裂处上方已形成了直径很大的冒着气泡的水域。丹麦和瑞典表示,正在调查泄漏原因,但一些西方官员认为这是蓄意破坏造成的。一些人指责俄罗斯破坏了管道。俄罗斯也声称北溪管道泄漏源于破坏,但否认与此有任何关联。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环境科学教授Amy Townsend-Small说。“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在造成全球变暖方面的潜力比二氧化碳高得多,因此甲烷释放后会使地球迅速升温。这真的很浪费。”
据总部设在波士顿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Clean Air Task Force的技术倡导者Zitely Tzompa-Sosa称,部分扩散出来的天然气(其中含有甲烷)可能会在到达海面之前被海洋吸收。
Tzompa-Sosa表示:“我们正在大量谈论这件事。”她说,由于北溪管道中存在压力,大部分气体很可能会在泄漏首次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扩散出来。Tzompa-Sosa称,可以从太空测量甲烷排放量的卫星被云层挡住,或者受到海洋表面反射的阳光阻碍,这使得评估气体扩散规模的工作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