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国而言,美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是把双刃剑
LG新能源和其他韩国电池制造商可能会从《通胀削减法案》中受益。
图片来源:AHN YOUNG-JOON/ASSOCIATED PRESS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以促进那些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商品在美国国内制造。但围绕电动汽车新车补贴的政策调整给美国的对外关系平添了一些波澜。
韩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受到这项法案的冲击。但韩国的电池制造商,包括全球重量级企业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373220.SE),未来可能会受益。
按照美国修订后的政策,购买电动汽车新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条件是要求这些汽车是在美国组装的。这就给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 Motor Co., 005380.SE)及其关联公司起亚(Kia)带来了麻烦。这两家车企在美国有燃油车生产厂,但电动汽车现阶段都是在韩国生产的。两家车企的电动汽车目前在美国非常畅销,而新规将导致它们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落于不利地位。这已经在首尔引起了不安。
现代汽车斥资55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兴建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按规划要到2025年才能开始投产。该公司可能会试图加快建厂计划,或者将在美国的一些现有生产线转为生产电动汽车,但即便如此,现代汽车的买家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错失补贴。
但韩国的电池制造商面临的形势则更为有利。从明年开始,有资格申领电动汽车补贴的汽车还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电池原材料和部件来自美国,或来自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些门槛规定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提高。此外,从2024年开始,任何来自“令人担忧的外国实体”的电池部件,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中国,都将失去获得补贴的机会。而从2025年起,若电池生产所用的关键矿物原材料来自令人担忧的国家实体,那么这样的电池就不符合申领补贴的要求。
这些规定旨在让电动汽车行业摆脱对中国电池材料的依赖。多数此类材料不是在中国开采,但大部分是在中国加工的。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70%的阴极材料产能和85%的阳极材料产能,这两种材料都是电池组件。中国还拥有全球半数以上的锂、钴和石墨加工和提炼能力。
因此,想要避开中国进行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在短期内存在难度。但所有国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韩国的电池制造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应该仍会受益,更何况与日本不同的是,韩国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
除中国公司外,LG新能源和三星SDI (Samsung SDI)等韩国公司也已跻身世界顶级电池制造商之列。只要这些韩国公司能确保自身供应符合《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美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仍可能从韩国公司进行采购。事实上,电池制造商若能做到这一点,面对汽车制造商时也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因为上述规定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在俄亥俄州的合资电池厂已开始投产,同时LG新能源还在密歇根州建设另一家工厂。花旗(Citi)表示,LG新能源应该最有优势,因为该公司已经从非中国供应商获得了所需的很大一部分锂供应。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资源丰富的国家都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摆脱对中国电池材料的依赖并非易事。但美国将以庞大的国内市场吸引电池制造商放手一搏。韩国的电池制造商正准备迎接这一挑战。